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31.36平方公里,海拔1850 米,年平均氣溫14.7℃,年降水量881.6毫米,適合種植糧食 、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150 畝,人均耕地1.33畝,林地38980.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35.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4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二、三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 2150畝(其中:田 1625畝,地 525畝),人均耕地1.33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38980.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69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67畝,主要種植櫻桃、紅梨、板粟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17.00畝,其中養殖面積79.4畝;其他面積5686.5 畝。有錳鐵礦、砂等資源。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 465戶通自來水,有465 戶通電,有3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3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66.67%和93.76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4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9 戶(分別占總數的76.13%和60%)。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35輛,拖拉機63輛,機車11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797.46畝,有效灌溉率為83.6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738.6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8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9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4 戶;建有小水窖2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 戶。全村有10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8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7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35。6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57。06萬元,占總收入的24.87%;畜牧業收入341.95萬元,占總收入的23.8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001頭,肉牛145 頭,肉羊310 頭);漁業收入11.06萬元,占總收入的0.77%;林業收入56.6萬元,占總收入的3.94%;第二、三產業收入359.71萬元,占總收入的25.04%;工資性收入173.36萬元,占總收入的12.07%。農民人均純收入3940元,農民收入以二、三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2.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1人(占勞動力的16.9%),在省內務工157人,到省外務工24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二、三業、養殖業和第二、三產業,農產品主要在本地市場銷售。2006年全村二三業銷售總收入359.7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4.9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櫻桃、紅梨、石榴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大棚蔬菜種植產業。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333.3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199人,距離青龍鎮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5人,其中小學生199人,中學生106人。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100%。 全村建有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人文地理
該村位於青龍鎮西部,原名叫“雙龍村”以村東村後兩條小河對向村子,形似兩龍相遇而得名。民國期間,村內發現石碑一塊,碑文刻有:“湄水河、九曲環繞,兩河在此匯合”之句,逐改名“雙湄村”至今。村委會因設在雙湄村而得名。該村從民主革命時期到新中國建設期間,湧現出了如李方英、李茂枝、吳文光、張風儀等一批革命志士和支援革命的積極分子。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兩級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按,積極組織各自然村和村民,認真開展“四清四化”,村容村貌治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2006年,在界牌大村、界牌小村、花箐、雙湄村四個自然村投資25.99萬元,修復長2011.3米的進村道路和227米的生活排水溝,解決了農民民眾出行難的問題。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80萬元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農業基礎設施不健全,造成優質農產品銷路滯後;二、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民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增收渠道單一;三、農田水利設施基礎條件較差,農業抵禦自然風險能力較弱;四、農村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務相對滯後。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利用交通十分便利,鼓勵發展以餐飲服務業為主的“路邊”經濟及開發鄉村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等休閒項目;2、利用特有的立體氣候條件,發展具有市場優勢特色產業,打造櫻桃品牌,做好紅梨、楊梅、石榴的品質提升,建設觀光果園,使之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收入之一;3、積極發展建設綠色生態農產品生產基地,並建成“一村一品”特色發展模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增加經濟效益;4、積極扶持種植、養殖大戶,發展養殖示範小區,並對其做好服務工作;5、在穩定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引進、引導發展高附加質的花卉、蔬菜生產基地;6、依託大工業發展,在外出務工人員方面,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素質,到“十一五"末達到戶均1人外出務工,勞務收入占全村收入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