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坑排水法

集水坑排水法

集水坑排水法,又稱明排水法,是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在坑底設定集水坑,並沿坑底周圍或中央開挖排水溝,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後用水泵抽走。該方法宜用於粗粒土層,也用於滲水量小的粘土層。

基坑四周的排水溝及集水井設定在基礎輪廓0.3m以外,根據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狀及水泵能力,排水溝斷面尺寸一般為(0.3m-0.5m)*(0.3-0.5m),其坡度千分之1-千分之5;集水坑宜設於轉角處,並每個20m-40m設定一個;集水坑直徑(寬度)一般為0.7-1m,其深度宜比排水溝低0.5m-1m,坑壁可用竹、木等簡易加固。

集水井降水的優點是施工方便,設備簡單,套用較廣。可用於各種施工場全和除細砂土以外的各種土質。在細砂或粉砂土質中,地下水滲出時會產生流砂現象,使邊坡塌方,坑底冒砂,工作條件惡化,嚴重時可引起附近建築物下沉的危險,此時常採用井點降水的方法進行施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