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邊條參

集安邊條參

集安邊條參,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集安整體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氣候溫涼,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7.5℃,年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29.6℃,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適宜種植條參;集安邊條參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年),集安園參分為邊條參和普通參兩種,以邊條參為主,具備須長、形美、圓膀、圓蘆、酷似人形的特點。 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集安邊條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集安邊條參 集安邊條參

集安園參分為邊條參和普通參兩種,以邊條參為主。集安邊條參起源應晚於集安人參的栽培近100年的時間。集安邊條參是集安人在普通參栽培方式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生產實踐總結出的獨特栽培方式培育出來的品質優良、形神兼備的參中珍品。邊條參在生產過程中,須經兩次移栽,即“兩倒制”,是集安利用特定品種,在特定的土壤、氣候條件下採取的獨特栽培技術。每次移栽都要嚴格篩選種苗,並將選用的種苗進行兩次下須整形,然後按等分節進行移栽,生長6-8年下山的人參,具備須長、形美、圓膀、圓蘆、酷似人形的特點。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①土壤母岩。山體層是道地性集安邊條參重要的基礎要素之一。集安邊條參採用的山坡地是由花崗岩、花崗片岩、雲母片岩、矽岩、玄武岩為山體母岩的沙質土壤或粘土富含腐殖土的地塊進行道地性邊條參的栽培。

②土壤。集安邊條參選擇以花崗岩、雲母片岩、矽岩、玄武岩風化的土壤,特別是花崗岩和片麻岩風化的土壤較好,含有石英、雲母及矽的成份多,土壤質地疏鬆、透水、透氣和保存養份性能好,層接岩層,pH值呈微酸性的5.5-6.5範圍的森林灰棕壤、森林暗棕壤,且含沙量在20%左右。

水文情況

集安河流屬鴨綠江水系。集安市山川河流(不含鴨綠江)多年平均降雨量924.2毫米;全市水資源總量17.65億立方米,按80%保持率計算,徑流量可保持14.12億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資源8.7億立方米,全部可利用水資源(含地下水)11.24億立方米。

氣候情況

集安邊條參 集安邊條參

集安整體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氣候溫涼,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7.5℃,年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29.6℃,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140-160天,年平均日照2228.2小時,≥10℃的活動積溫年均為3208℃。

歷史淵源

經考證,集安園參栽培歷史,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即1522年,(當時滿清還處於部落時期),距今最少有480年。順治末康熙初已達相當數量。特別是別具特色的邊條參,形質兼優,馳名中外。從清康熙一年(1662年)前後始有栽培,迄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新開河下游、葦沙河流域相繼出現了新的參戶,並擁有一批較大規模的參園,是清朝中期貢參主產區之一。清末,新開河流域園參即成規模,在國內馳名,並在國外享有盛譽。

據縣誌記載早在17世紀60年代(1662年)康熙元年之前就已問世。那時人們採集山參籽播於住處的山坡林蔭里精心培育,再實施二次倒栽的方法,一再繁衍,相互傳引,推廣開來,繼而在新開河流域上游(今東升、東明、荒崴子、興安等地)出現新的參園,此即集安邊條參獨特栽培方法的起源。

集安邊條參 集安邊條參

1979年5月,由衛生部和國家醫藥管理總局組織的全國人參生產座談會,在吉林省集安縣召開,在全國人參座談會據以上史實認證,最後確認集安邊條參原生長輯安縣(今集安市),否定了石柱溝參引進的說法。驗證了長期以業集安邊條參的獨特品系,確定了商品參的質量、價格與收購標準。同時國家醫藥管理總局、物價總局、衛生部聯合下達了《關於人參商品規格標準及收購價格的通知》。根據歷年來人參市場價格高比較,集安邊條參根據人參品質分級一般高於國內其他產地的5-30元/公斤。

生產情況

集安邊條參 集安邊條參

2008年,集安市條參總生產面積為1500公頃,年總產量3000噸。

產品榮譽

集安邊條參 集安邊條參

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集安邊條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吉林省長白山脈的集安市境內嶺北地區新開河流域台上鎮、花甸鎮、財源鎮、清河鎮、頭道鎮的人參地。地理位置為東經125°36′-126°09′,北緯41°07′-41°36′之間,海拔高度400-700米。具體地域範圍是:東至清河鎮劉家園,南到台上鎮三陽溝,西到財源鎮甲乙村,北到頭鎮鎮砬子溝村。

質量技術要求

•生產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集安邊條參生產基地應選擇25°以下山地,最適宜的坡度為10-25°,以東坡、東南坡、東北坡為宜,土壤母岩以花崗岩、花崗片岩、雲母片岩、矽岩、玄武岩為山體母岩風化的pH值呈微酸性的5.5-6.5範圍的森林灰棕壤、森林暗棕壤,且含沙量在20%左右。周邊植被以柞、椴、槭、櫟等闊葉或針闊混交林為主。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集安邊條參以“二馬芽”為主栽品種,身長要達到18-24厘米,無病疤,漿足,須蘆全,支頭均勻。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種子處理:春、秋播均需催芽。與濕沙拌勻保濕貯藏,經20-12℃晝夜變溫條件下3-4個月,讓種胚長大,種子裂口,這一階段稱為形態後熟期,再經5℃左右的低溫下貯藏2-3個月,完成生理後熟期,種子才能出苗。移栽:邊條參區以農家品種二馬芽為主,土壤砂性大,雨水滲透快,氣候溫暖,參根易往下扎,移苗時要“整形下須”,即將參苗上的側根和鬚根全部掐掉,只在主體的下端留兩條長而粗的側根,將來長成兩條腿,使參根如人形美觀,由於二馬牙不如大馬牙生長快,為使邊條參等級提高,移栽兩年後挖出將不符邊條參要求的參根加工,將體形好無病斑的參再栽種2年,“下須整形”,栽後不爛,這是邊條參區的特點,普通參下須栽後會爛。因此,不能下須。搭設遮蔭棚架。種植人參必須搭棚遮蔭,一般是透光15%-30%為好。施肥:人參以基肥為主,多施有機肥可改良土壤。追肥宜早施,肥料必須腐熟,以免肥害。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一般在9月中旬(白露至秋分)進行,要邊收穫邊加工,防止鮮參積壓,跑漿,影響加工質量。拆除參棚,刨開床幫,從床頭開始深刨起淨,防止傷根斷須,抖去泥土,運至加工廠。

(5)生產記錄要求:認真記錄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

•產品典型品質特性特徵和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1)外在感官特徵:集安邊條參具有蘆長、體長、皮老、紋深、形美、枝頭大等明顯特點。(見表1)

表1集安邊條參感官指標
等級規格 指標
一級(3支) 呈長圓柱形,蘆長、體長、腿長,蘆碗根到分支處為9厘米以上,有2-3個粗細均勻的分支,蘆須齊全,漿足豐滿。無病疤、水銹、燒須、雜質。
二級(4支) 呈長圓柱形,蘆長、體長、腿長,蘆碗根到分支處為8.5厘米以上,有2-3個粗細均勻的分支,蘆須齊全,漿足豐滿。無病疤、水銹、燒須、雜質。
三級(6支) 呈長圓柱形,蘆長、體長、腿長,蘆碗根到分支處為8厘米以上,有2-3個粗細均勻的分支,蘆須齊全,漿足豐滿。無病疤、水銹、燒須、雜質。
四級(9支) 呈長圓柱形,蘆長、體長、腿長,蘆碗根到分支處為7.5厘米以上,有2-3個粗細均勻的分支,蘆須齊全,漿足豐滿。無病疤、水銹、燒須、雜質。
五級(11支) 呈長圓柱形,蘆長、體長、腿長,蘆碗根到分支處為7.5厘米以上,有2-3個粗細均勻的分支,蘆須齊全,漿足豐滿。無病疤、水銹、燒須、雜質。
六級(14支) 呈長圓柱形,蘆長、體長、腿長,蘆碗根到分支處為7.5厘米以上,有2-3個粗細均勻的分支,蘆須齊全,漿足豐滿。無病疤、水銹、燒須、雜質。
六級(14支) 呈長圓柱形,蘆長、體長、腿長,蘆碗根到分支處為6厘米以上,有2-3個粗細均勻的分支,蘆須齊全,漿足豐滿。無病疤、水銹、燒須、雜質。

(2)內在品質指標:

表2理化指標
項目 水分/(%) 人參總皂苷/(%) 人參單體皂苷Rb1(%) 人參單體皂苷(Re+Rg1)/(%) 總灰分/(%) 酸不溶灰分/(%)
紅參 ≤12 ≥2.5 ≥0.4 ≥0.20 ≤3.5 ≤0.5
全須紅參 ≤12 ≥3.0 ≥0.5 ≥0.20 ≤3.5 ≤0.5
模壓紅參 ≤12 ≥2.5 ≥0.4 ≥0.20 ≤3.5 ≤0.5
紅參片 ≤12 ≥2.5 ≥0.4 ≥0.20 ≤3.5 ≤0.5
全鬚生曬參 ≤13.5 ≥3.0 ≥0.5 ≥0.25 ≤3.5 ≤0.5
生曬參 ≤12 ≥2.5 ≥0.4 ≥0.25 ≤3.5 ≤0.5
生曬參片 ≤12 ≥2.5 ≥0.4 ≥0.25 ≤3.5 ≤0.5
白參 ≤12 ≥2.5 ≥0.4 ≥0.25 ≤3.5 ≤0.5
大力參(燙參) ≤12 ≥2.0 ≥0.4 ≥0.20 ≤3.5 ≤0.5
大力參片(燙參片) ≤12 ≥2.0 ≥0.4 ≥0.20 ≤3.5 ≤0.5
活性參 ≤12 ≥3.0 ≥0.5 ≥0.25 ≤3.5 ≤0.5
保鮮參 ≤12 ≥2.0 ≥0.3 ≥0.20 ≤3.5 ≤0.5
紅中尾 ≤12 ≥3.5 ≥0.5 ≥0.25 ≤3.5 ≤0.5
紅直須 ≤12 ≥3.5 ≥0.5 ≥0.25 ≤3.5 ≤0.5
紅混須 ≤12 ≥4.0 ≥0.5 ≥0.30 ≤3.5 ≤0.5
白中尾 ≤12 ≥3.5 ≥0.5 ≥0.25 ≤3.5 ≤0.5
白混須 ≤12 ≥4.0 ≥0.5 ≥0.25 ≤3.5 ≤0.5
白直須 ≤12 ≥3.5 ≥0.5 ≥0.25 ≤3.5 ≤0.5
人參粉 ≤8.0 ≥2.5 ≥0.4 ≥0.25 ≤3.5 ≤0.5
人參莖葉 ≤15.0 ≥5.5 ≥0.5 ≥2.25 ≤3.5 ≤0.5
人參花 ≤15.0 ≥6.0 ≥0.5 ≥0.30 ≤3.5 ≤0.5
人參果 ---- ≥6.0 ≥0.5 ≥0.30 ≤3.5 ≤0.5

(3)安全要求:

①有害元素

——鉛按GB/T5009.12規定執行;

——鎘按GB/T5009.15規定執行;

——砷按GB/T5009.11規定執行;

——汞按GB/T5009.17規定執行;

②農藥殘留
第一法:內標法按GB/T15517.1標準規定執行。

第二法:外標法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有機氯類農藥殘留量測定法規定執行。

③微生物

——菌落總數按GB/T4789.2規定執行;

——大腸菌群按GB/T4789.3規定執行;

——黴菌按GB/T4789.15規定執行;

——致病菌按GB/T4789.4、GB/T4789.5、GB/T4789.10、GB/T4789.11規定執行。

表3安全指標
項目 有害元素/(毫克/千克) 農藥殘留/(毫克、千克) 微生物
六六六 滴滴涕 五氯硝基苯 菌落總數(個/克) 大腸菌群(個/100克) 黴菌/(個/克) 致病菌
各種人參產品 ≤5.0 ≤0.5 ≤0.2 ≤0.1 --- --- --- --- --- --- ---
各各人參精加工產品 ≤5.0 ≤0.5 ≤0.2 ≤0.1 --- --- --- ≤10000 ≤30 ≤500 不得 檢出

•包裝標識等相關規定

(1)包裝:包裝套用防潮,無毒,無異味的材料密閉包裝,淨含量偏差按【1995】第43號規定執行模壓紅參套用抽空包裝。

(2)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集安邊條參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3)貯存:鮮人參應貯存於地下倉庫內,相對濕70%以上,濕度5℃-10℃。加工紅參的鮮人參貯存時間最多不得超過7天,加工生曬參的鮮人參不得超過10天。成品人參應貯存在清潔衛生、乾燥、通風、防潮、無異味的庫房中。保鮮參要在保鮮庫房內貯存。庫房內溫度0℃-5℃,相對濕度50%以上,定期檢查保鮮參的貯存情況。

(4)運輸:運輸的交通工具應清潔、衛生、乾燥、無異味、運輸時必須防雨、防潮、防暴曬,小心輕放,嚴禁與有毒,易污染物品混裝,混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