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分析理論

階級分析理論

在18、19世紀,法國和英國的一些經濟學家、歷史學家開始用階級的觀點研究社會歷史,並對階級作出了經濟的分析。古典經濟學家F.魁奈通過對農業純產品的分析,把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體成員劃分為生產者階級、土地所有者階級和非生產者階級。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根據地租、工資和利潤三種社會的基本收入,認為地主、工人和資本家是構成文明社會的三大主要基本階級。

介紹

用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考察政治現象的理論和研究方法。

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繼承了亞當·斯密的觀點,並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歷史學家J.-N.-A.梯葉里在研究法國第三等級的形成和發展時,闡明了物質因素和階級鬥爭在封建社會發展和資本主義社會建立的歷史過程中的作用。歷史學家F.-P.-G.基佐把18世紀的法國革命歷史看作階級鬥爭的歷史,並從土地關係上研究了階級形成的原因。歷史學家、政治家F.-A.-M.米涅進一步認為,階級鬥爭的歷史貫穿於中世紀以來法國的社會歷史,法國革命就是階級鬥爭的具體表現。

馬克思分析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批判地吸收了以往的階級分析方法,建立了科學的階級分析理論,並使其成為馬克思主義分析政治現象的根本方法。K.馬克思、F.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一書中,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提出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歷史使命。В.И.列寧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從生產資料的占有關係上提出了關於階級的科學定義。他運用階級分析理論,研究了俄國社會的階級狀況,指導了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也是階級分析理論的成功範例。

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理論認為,在某個特定的階級社會裡,總是存在著兩個對抗的基本階級和其他一些非基本階級;在一個階級內部,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階層。不同階級甚至不同階層的利益和要求不同,從而構成了極為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鬥爭和衝突。一切觀念的、精神的差異,都是不同經濟地位的階級立場的不同反映。在階級社會裡,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歷史發展的直接動力。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是人類社會最後形式的階級鬥爭,它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進而最終實現消滅一切階級和向無階級社會的過渡。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革命事業中,應該研究和分析社會各階級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關係,並以此作為制定正確的戰略和策略的基礎。

當代階級劃分

當代有些西方學者也對社會作階級或階層劃分,並以這種劃分對社會作分層研究,或為政府制定社會政策提供依據。但他們對階級或階層劃分往往是以社會成員的財富、權力、特權或受教育程度等為依據,這種劃分缺乏科學的基礎,不能說明階級社會的基本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