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46年1月接受中共華中局密令潛回上海。1947年,上海形勢日趨緊張,解放上海的任務已經進入了準備階段。一天,隋培素在執行任務回家的路上,看到書店被國民黨特務抄封,丈夫、女學生還有兒子不知去向,所有的地下接頭地點全部中斷。隋培素在上海流落了很長時間後接到地下黨指示:不暴露身份,回原籍待命。
隋培素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她回到家鄉山東濰坊務農,從此默默無聞,直到2007年去世。
革命經歷
在許多影視片如《永不消逝的電波》《潛伏》中,刻畫出當年我黨地下工作者的生動形象。這些人物絕非虛構,他們為了新中國解放,為了普天下民眾都過上好日子,捨生忘死,在特殊戰線默默為黨工作。本文所介紹的我黨早期地下工作者——隋培素,就是其中的一位。隋培素,女,山東濰坊人。1928年隋培素在讀大學期間即嚮往革命,1929年與丈夫田修華(後更名為田雲樵)一同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31年始,隋培素、田修華在濟南為黨工作。這一時期,他們經常深入工廠,團結髮動工人進行革命。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兼全國紡織工會主席陳少敏就是那個年代在工人中發展的黨員。因工作需要,隋培素、田修華住處經常搬遷。1932年敵人開始注意他們行蹤並突然搜查他們的住房,隋培素、田修華機智避開,離濟搬家上海,與上海地下黨取得了聯繫。不久,他們接到黨的任務,潛往北平建立地下聯絡站,地點在北海附近的“藝海書店”。田修華任聯絡站站長,隋培素是聯絡站成員。這一時期,黨的許多小型會議在書店召開,不少重要情報從書店傳遞。一天,他們突然接到了黨的指示:“黨內14名同志被捕,火速轉移!”田修華、隋培素立即銷毀所有密件,匆匆離京乘火車趕往山東濰縣。其後,他們按照黨的指示遠去重慶,工作於隱蔽戰線,直到1946年1月接受中共華中局密令潛回上海。
1946年的上海,十里洋場,一片燈紅酒綠。隋培素和丈夫田修華遵照黨的指示,在淮海路開了一家書店。書店是樓房,一層營業,對外出售各類不同的書籍;二樓是臥室;頂層則是一個放雜物的亭子間,在雜物掩蓋下,藏有檔案檔案櫃和電台。書店是黨在上海的秘密交通站之一,主要負責檔案的管理和電報、指示的接轉傳遞。那時隋培素剛生下兒子,加之講話有山東口音,易引人注意。為了工作方便,黨組織選派了一名年輕的上海女學生在店裡協助田修華、隋培素工作。女學生叫張朝素(化名方寺),中共黨員,是上海一位企業家的女兒。張朝素對外的身份是書店老闆田修華的太太,隋培素則稱是小少爺的奶娘。為了革命和黨的事業,隋培素堅決地接受了黨的安排和工作現實。
1947年,上海形勢日趨緊張,解放上海的任務已經進入了準備階段。一天,隋培素在執行任務回家的路上,看到書店被國民黨特務抄封,丈夫、女學生還有兒子不知去向,所有的地下接頭地點全部中斷。隋培素在上海流落了很長時間後接到地下黨指示:不暴露身份,回原籍待命。
隋培素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她回到家鄉山東濰坊務農,從此默默無聞,直到去世。
書店被抄封后,田修華並沒有離滬,他因工作需要與女學生張朝素結婚,在陳毅同志領導下工作;1953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上海。
1985年張朝素病重,臨終前告訴兒子身世,並告其生母是隋培素,其父田雲樵原名叫田修華。張朝素去世後,其子已是上海某局領導,攜孫到山東濰坊認親。隋培素沒有人們想像中那樣激動,80多歲的她只是對兒子、孫子笑了笑,拉拉手,算作相認。因年齡大加之生活習慣,隋培素一直住在濰坊,兒子經常往返於魯滬。隋培素卒於2007年,享年96歲。
關於隋培素,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2006年12月《濰城文史資料》第23輯《地下工作者田雲樵》中曾有記載。黨內有不少老同志當年是通過隋培素和田修華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的,一些早年參加革命的老同志都很關心隋培素,到山東濰坊時常去看望這位令人敬重的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