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以T98A為母本,中9B體細胞無性系矮稈突變體的穩定株系SV9-16B為父本,回交轉育而成的中熟早秈型三系不育系。
已往審定情況:無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中熟早秈型三系不育系,播始歷期68~54天。株高60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莖稈中粗,葉鞘、葉耳、葉舌、柱頭、稃尖均無色。主莖葉片數10.5~12葉,劍葉直立,劍葉長32.4厘米,寬1.5厘米。分櫱力中等,成穗率較高,單株有效穗9.5個,穗長24.3厘米,每穗總穎花數156個,千粒重23.7克。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花粉敗育以典敗為主。柱頭總外露率82%,其中雙邊外露率56%,一般異交結實率60%左右。抗性:葉稻瘟5級,穗頸瘟7級,白葉枯病5級。米質:出糙率81.4%,精米率70.8%,整精米率67.4%,粒長6.7毫米,長寬比3.4,堊白粒率30%,堊白度2.4%,透明度1級,鹼消值4.0級,膠稠度52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5.2%。一般每畝繁殖產量200公斤。
繁殖要點:在海拔350米左右的山丘區繁殖,4月下旬播種,最佳抽穗揚花期在7月上旬。父母本播種時差4~5天,葉差1.1葉,以葉差為主。父母本行比2:10,廂寬200厘米。母本株行距13厘米×16.5厘米,雙本。父本株行距16.5厘米×26.5厘米,每蔸插2~3粒谷秧。母本4.5葉時父母本同時移栽。施肥水平中等,不宜偏施氮肥,以免群體繁茂過度。保持淺水分櫱,夠苗及時曬田。母本始穗5%時開始噴施赤黴素(“九二0”),每畝第一天噴3克,第二天噴6克,第三天噴9克,第四天給保持系單獨噴2克。搞好人工輔助授粉、病蟲害防治和除雜保純工作。
審定意見:該不育系達到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我省海拔300~500米的山丘區繁殖、制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