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時期,是中國造園藝術的鼎盛時期,從乾隆三年到乾隆三十九年這三十多年間,皇家建園幾乎沒有間斷過。新建、擴建的大小園林僅在北京及附近各地的,總計有一千五六百公頃之多。建設規模之大,是為宋以來所未有的。就園林性質而言,有建在皇城之內的“大內御園”,如西苑、建福宮花園、慈寧宮花園、寧壽宮花園;有建在風景優美的地方作為皇帝長期居住,進行政治活動的“離宮御園”如暢春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有建在近郊、遠郊和畿輔各地,宮皇上短期駐蹕遊玩的“行宮御園”如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春熙園、樂善園、南苑行宮、湯泉行宮、靜寄山莊等。就園林形勢而言,幾乎包羅了中國古典石園林的全部形式;有庭園、小型人工山水園、大型人工山水園、大型天然山水園。靜寄山莊作為繼承德避暑山莊之後第二大天然山水園,造園藝術也頗具特色;桃花寺行宮、隆福寺行宮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極具研究價值。
薊縣清代行宮遺址雖然僅存基址,但它的人文背景和它所蘊含的文化現象及其豐富。從歷史角度看,乾隆是皇帝,但他還是文人。造園、造景是古代文人寄情于山水的一種物化表現,他們造園於方丈,借景於斗室。但是他們都沒有乾隆這一文人皇帝的經濟實力,乾隆在他統治期間如此大規模的造園,一方面表現了他固有的文人情懷,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他作為一個滿族皇帝對漢族文化傳統的尊重,並不難看出其政治目的。薊縣清代行宮遺址是研究清代歷史文化的重要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