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慧法師

隆慧法師

所謂直下承擔,就是要我們認識到自己本自具足的佛性。 ”禪師在馬祖的開示之下,當下就認識到自己。 無始以來,我們凡夫眾生都是因為不認識自己。

隆慧法師

隆慧法師,法號:法輪常轉,俗名武志強,1981年出生於山西大同,從小受父母示導(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做好人)的信念,皈依三寶,聽經聞法,吃素行善, 以此從小受到佛法的熏修,為以後出家奠定了基礎。

 在社會上的歷練讓其深深體會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人間急苦。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上昌下義法師,並得到其師重視,得以開導,獲得深刻啟發。此後,經過種種磨練得到其師允許出家。並於2001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日剃度為僧,取法名為隆慧,意為紹隆佛法,施慧眾生。為利益一切眾生,乃發無上殊勝普提心以“振興聖教,正法久住,正法重現”為己任,自此既深入經藏,精勤不輟開始精進修學,並就讀於四川文殊院中專部。
2004年,於五台山廣濟茅蓬碧山寺求受具足戒。深受和尚諄諄教誨:“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因受戒必須學戒,由學戒才能持戒。”感恩老和尚肺腑教誨。2005年,於福建太姥山平興寺學習《南山三大部》、《南山五大部》、《戒律學綱要》等。
2006年,插班到福建佛學院大專班。對佛門各個宗派多所涉獵,舉凡禪,淨,律,密,俱舍,華嚴,法華,天台,皆有學習。和尚教誨:“以信仰為根本,以解脫為目的,以教育為中心;以文化為紐帶。”從中得出有信仰的人最富貴,有道德的人最安心,有修行的人最有力,有智慧的人最通達。法師悲願深切常以“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行自翊,讓有緣的眾生增長智慧和勇氣,努力積極面對種種試煉,又能 超越現實的困境,真正達到心靈的安詳自在。
2008年,擔任河南義馬佛緣閣主持、彌陀寺主持以及千佛寺主持。開始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碑。法師看到當地農民的窮苦,發心創辦了慈悲喜舍基金會,並為當地百姓捐資捐衣服百餘包。得到當地百姓及領導大力支持。
不求余物 唯求作佛
此文是隆慧法師於福建佛學院學習時所寫認識自己——不求余物,唯求作佛。
 社會的發達和科技的進步,使人類的能夠在巨觀上認識其它星球,可以遨遊於太空之中;能夠在微觀上直探物質的本源,發現物質的基本組織結構。遺憾的是,這所有的一切卻不能幫助人類進一步認識自己。祖師告訴我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如果我們不能對自己認識清楚,就不能把握自己的心念,不能在煩惱生起的當下觀照它,克服它。如果我們從痛苦中得到解脫,首先就得認識自己。如何認識自己呢?
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發現:“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說,在我們的內心,除了妄想,還有清淨的如來智慧德相,而這正是我們真正的自己。所謂直下承擔,就是要我們認識到自己本自具足的佛性。祖師告訴我們,直下承擔就是認識自己,在我們的生命中,身體不是自己的,只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思惟不是自己的,只是概念的延續。
大珠慧海禪師參拜馬祖時,祖問:“來這裡乾什麼?”慧海禪師曰:“來求佛法。”祖曰:“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拋棄不顧,到處亂跑做什麼?”慧海禪師問:“哪個是我的寶藏呢?”祖曰:“現在問我的就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為什麼還要到外面去求呢?”禪師在馬祖的開示之下,當下就認識到自己。後來有人問慧海禪師如何是佛?他回答說:“清淡對面,非佛而誰。”這段對話跟五祖問惠能大師很相似,“人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佛性雖然不是我們見聞覺知的妄識,但也沒有離開見聞覺知。雲門禪師說:“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程君,箇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我們認識自己,要從能見能聞的作用中去直下承擔,但不可住著於見聞之相。不落於思惟是認識自己。思惟往往是名言概念的延續,前塵影事的重現。一旦落於思惟分別,住著於是非得失的糾纏中,我們就會迷失自己的本性。如六祖接引惠明的公案,六祖將衣缽放在石上,惠明拿不動,於是說::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六祖說:“汝既為法來,可放下萬緣,不要有任何念頭。”又說:“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認識到自己的清淨本性。
明心見性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要從心性中去認識,心是指我們現前的心念,這個心念是虛妄不實的,是生滅變化的,但透過生滅變化的表面,還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心體。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明了心的虛妄性,不被它的變化所迷惑。從中進一步見到自己清淨的心性和真正的生命。六祖悟道時曾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知道惠能大師已悟到本性,為其開示說:“不識本心,學佛法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如果認識到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那就會成為大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無始以來,我們凡夫眾生都是因為不認識自己。隨著妄想分別,沉溺於六道之中,倘若我們認識自己的本地風光,就能息滅煩惱妄想,不被外境的遷流變化.
自性眾生無邊誓願度,自性煩惱無盡誓願斷,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自性佛道無上誓願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