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城牆由夯土築建。外城東北部夯土 牆現仍高出地面,長約200米,其餘為間斷殘存。連線一起外城 牆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00米,城走向為一直線。城基部寬20 米。內城東西分別距外城東西城牆各270米,北牆利用外城的北 牆,每邊長250米。城內地面散布戰國秦漢時期的瓦礫很多。內 城至今當地還俗稱“金鑾殿”。在內城東南角發現有“扶蘇司工” 陶器殘底四件。
據《史記。陳涉世家、正義》載:“陳涉,陽城人也。”“陽城 河南府縣、、、、、又陳。”《漢書、地理志》記載陽城為汝南郡。 後有人稱扶蘇城是因“陳涉起兵,自稱公子扶蘇,從人望也”而起,而實際還是陽城。扶蘇寺已無存,但扶蘇墓仍存。1983年《考古》第9期載文對此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和考證。
該城址保存完整,規模宏大,與史料和傳說一致,為研究陳 勝起義及戰國時期的城池建築和歷史,提供了大量的實物。陳勝 出生於商水也得到無可爭辯的證明。
古城歷史
陽城,春秋時楚國所置。前506年,蔡滅沈,屬楚。因南臨一條發育古老的水道——荊河,取“山南水北為陽”之意,故名“陽城”。
楚悼王(前401年即位)時,此為王族陽城君的采地。前381年,悼王去世,陽城君在喪所圍攻吳起,誤射中王屍,楚將依法辦罪,陽城君出走,楚收回封國。後以毗鄰魏境,為楚國北疆的軍事重鎮,著名的楚辭作家宋玉賦有“惑陽城,迷下蔡”之語。
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置陽城縣,屬陳郡,當地文史工作者考證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領袖陳勝的鄉里。由於陽城、上蔡毗鄰,故前209年大澤鄉起義爆發後,趙高以此向二世進諂,“丞相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楚盜陳勝等皆傍縣之子,以故楚盜公行,過三川(郡)城守不肯擊,聞其文書相往來。”
西漢時陽城
改屬汝南郡。地節四年(前66年)封宗正劉德為陽城侯。西漢末年,王莽攝政,天下大亂,劉德曾孫劉颯嗣位後“敗絕”。東漢光武帝劉秀為消減官僚機構,減輕庶民負擔,去武官進文吏,省並郡縣,陽城裁併入汝陽,為汝陽籍世家大族袁安的莊宅。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袁氏族人皆背景離鄉,袁氏莊宅夷為丘墟,但名稱不廢。
唐代歷朝信奉佛教,在陽城故城遺址上建陽城寺院,至民國僅遺黃鷺殿等殿閣。
實地考察:該故城東西長825米,南北寬685米,呈長方形,四周城垣、城濠呈直角、直線,實測城濠寬約18米,淤稍窪,低於周圍平均地面約0.5米。城坦高出周圍平均地面1—2米。以北垣保持較好,1975年其上開掘了一條水渠,主要部分被挖,掘出戰國以後各時期的磚塊、殘瓦,但保存較好的西段,鏟去耕土層仍可辨見夯跡。遺址內的文化層,西部、東部有別,西部東西長約400米,堆積物豐厚。散見有楚幣(蚊鼻錢)、秦半兩、五銖錢等,還有紋飾不同的戰國至漢代磚塊、殘瓦、瓦當殘片及小件金屬器物,時而還挖出古代的房屋建築基礎、房廊基礎柱石。東部東西長約425米,堆積層厚度遜於西部,陶片、殘磚、碎瓦等數量也明顯少於西部,顯而易見屬於“閭左”的平民住區。磚瓦柱石結構室宇建築主要集中在西部,反映此處是先秦、漢代官署“豪右”的貴州宅居區。
該遺址被平輿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資源閒置,但人為破壞的狀況已得到禁止。有待於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