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周的設定
秦漢時期,陽周曾是上郡所屬的一個縣治,然而,兩千多年後的今天,這個陽周縣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懸念和謎團。秦大將軍蒙恬奉始皇帝之令修造了中國古代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最終卻被二世胡亥囚禁於陽周,加害於陽周。漢武帝北巡曾在陽周城南的橋山之脈祭祀黃帝。在兩漢之間它突然神秘消失,而在北魏時又被重新設縣,不在陝北卻到了今甘肅正寧,從而引發出多種中國歷史地理名著的一系列失誤。一直到今天,諸專家學者仍然對它的地望各執一詞,各持己見。古城陝西說
陽周,秦置。《史記·蒙恬傳》“胡亥囚恬於陽周”即此。陽周故城,在陝西安定縣(今子長縣)北。在縣北三十里,一名馳武,俗訛為遲疑,本漢縣也。秦將蒙恬賜死處即此。從大量史料考察表明“陽周”地名最早出現在漢代司馬遷《史記》之中,後見於《甘肅通志》單行本。1982年冬,陝西北部靖邊縣楊橋畔鄉龍眼水庫水位猛漲,當地生產隊遂趁夜溝通了排洪溝引洪,天亮時,發現水流中有許多古錢幣,於是村民紛紛出動撈取,每戶都撈得幾斤至幾十斤不等。縣文物部門聞訊趕到現場,從村民手中收回25850枚。其中品種有6種:貨布、貨泉、大泉五十、布泉、四銖半兩和五銖錢。
當時在文物部門工作的張洎先生趕赴現場考察,在當地村民的熱情指引下,來到最初開始流出錢幣的地方。這處窖藏的實際數量已無法估量,因為洪水發於深夜,天亮時才發現錢幣,這其間絕大多數錢幣已隨急流而去,被撈取的僅僅是極少的一部分,這樣規模的大型窖藏,在陝北還是第一次發現。
窖藏所旁的是一處古城址。隨後張洎在這片遺址上又陸續發現了陶質錢範、坩堝、鑄銅殘塊和一些半成品的錢幣等冶煉遺物。據此,張洎推斷在當地曾經有過鑄幣活動,並寫有《陝北靖邊縣楊橋畔鄉出土窖藏新莽錢幣記略》(《考古與文物》1987年5期)、《陝北榆林地區古代鑄幣雜陳》(《文博》1988年3期)。
沒有想到的是,此文發表後,引起了靖邊縣文物部門的重視。他們在文物庫房裡找到了一件陶罐,上腹部陰刻有“陽周塞司馬”五個字。經查實,是在上世紀80年代文物普查中在楊橋畔徵集的。此罐高30多厘米,泥質灰陶,保存的相當完整,形制為典型的漢代器皿。字為漢隸,但蘊含篆味,有小篆向隸書過渡時期的特點。究其文字含義,秦漢時稱長城為塞,司馬這一職官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為縣都邑軍政長官,“司馬視城,修卒伍,設守門。”(《墨子》)。屬於領兵武職,級別在校尉之下,校尉空缺,司馬可代行其職。“陽周塞司馬”就是負責陽周這一段長城防衛的武官。這件容器應該就是屬這位官員所擁有。
據史料和考古調查表明,這一地區的長城原來是秦昭襄王御胡所修築,它是一道斜穿北緯38度線的長城。秦始皇令蒙恬北拒匈奴,收復河南地,設北地、上郡、雲中、九原四郡鎮守控制匈奴南下的通道,在陰山再修長城,把漢胡分界推到北緯41度線左右。秦末漢初,中原內亂,匈奴趁機南下,曾一度把漢胡分界線又逼到秦莊襄王故塞。漢初不得不在故塞駐兵設防。一直到漢武帝時,才再次把匈奴的勢力推回秦始皇長城即北緯41度線,這一帶又成為內地。這件陶罐的時代應該是在漢初至漢武帝之間。明代修築邊牆時有不少段落是利用了秦莊襄王長城的基礎,其中楊橋畔西北的這一段就是戰國秦的故塞。此地出土的這件瓦罐對佐證陽周縣的地望有重要的意義。
古城甘肅說
《甘肅地理沿革圖表·統部沿革表》之註記載:一、東晉在今甘肅慶陽正寧重置陽周,二、北魏趙興郡置安定、陽周等;三、後周又置趙興郡,襄樂郡等;四、隋代又設北地郡置安定、羅川(編者註:此表明“陽周”為羅川故城,又遷居於襄樂)等。羅川自唐代後屬寧州轄,名一直曰真寧。另外據東西周之分遷到被秦所滅的整個歷程和周人住域活動之地及先後時序等史實可以說陽周為羅川縣城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說,其故址在真寧縣(今正寧縣)境。原因有三:一是陽周故城地處四郎河之陽,二是正寧縣西南臨近陝西界(註:西周早期所轄之地)且有周姓人居此,乃周君祭祖之後裔,三是羅川鎮近區蒙姓居民頗多的蒙家可謂蒙恬後裔,這也恰與史載“蒙恬葬於旬邑石門關”或“死於正寧縣羅川鎮的蒙家”之說吻合。三據為證,陽周故城址為今羅川鎮無疑。根據《史記·始皇本記》中載:“莊襄王元年(前249年)大赦天下,崇敬先王的功臣,廣施恩德,親厚守室骨肉,播惠於百姓。東周和各國諸侯圖謀秦國。秦國派相國呂不韋消滅了東周,兼併了它的國土,秦不斷絕它的祭祀,把陽人地區賜與周君,在那裡奉祀周先祖的祭祀。論者認為此為“陽周”之始,陽周者乃為周君在陽人地區奉祀先祖之地也。今正寧縣西南有“周家”,居陝西旬邑縣馬欄鎮之北,又在馬蓮河之北(編者註:實屬向陽地),當為其地。至於說到調令關,它又名雕嶺砦,位於正寧縣東南子午嶺主峰上,是一條東往陝西銅川,西通甘肅正寧羅川的古道要塞,遺址重點區處在一山峁之南側,而羅川古城是此古道上的一處重要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