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縣博物館

陽信縣博物館時建於1996年,坐落於山東省陽信縣梨園公園內,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

基本信息

陽信縣博物館座北朝南,一棟七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高九米,青瓦覆頂,高檐脊,飛檐高翅,腰檐內收,檐下正中懸有“陽信縣博物館”匾額,頂為四角攢頭,脊飾鴟吻垂獸,繪聲繪色,形象逼真,獨具風格。館內設庫房、展廳、值班室等。
陽信縣歷史悠久,經專家從小韓遺址、紙坊遺址、霧宿窪遺址等十幾處遺址出土的小口雙耳罐,紅陶缽,罐、夾砂灰陶鬲口沿殘片考證,屬大汶口前期文化,證明早在七千多年以前,就有人在陽信這塊土地上居住生活,繁衍生息,辛勤勞動,遺留下了無數的珍貴遺產。其中既有先輩們留下的生活用品、勞動器械,如石刃、石鐮、打擊石、穿孔石、黑陶片、蚌鐮、骨針(系新石器時代遺物)鑒、雙耳環銅壺、陶馬、陶俑、漁、豬、春米陶俑等,也有先輩們留下的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的物品,如編鐘、編磬(經專家鑑定為戰國時期樂器,其音階有十三個,音質清晰),石造像、玉石佛像、石造像、銅佛(為北魏時期張顯珍石造像,造像美觀,石刻精巧;玉石彌陀佛像,形象逼真,證明當時文化藝術的發展和佛教的興盛)、五彩人物畫壇、茶葉末梅瓶、大明通行寶鈔、名人字畫[展子虔《迎春圖》(複製品,正品藏於故宮);李閣老南征圖(組圖,長九米的橫幅);清光緒皇帝畫像;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手寫書畫題詞木刻本;乾隆皇帝御筆;清代著名書法家劉石庵親筆字跡橫批等,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也是陽信人的驕傲。建國以來,經過幾代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保護、挖掘、收集、整理了一部分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歷史、珍藏的寶貴价值的物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