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房突圍

陸房突圍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15師一部在山東省陸房周圍山區突破日偽軍包圍的戰鬥。1938年12月初,中共中央軍委、八路軍總部為增強山東地區抗日游擊戰爭的骨幹力量,令第115師進入山東。同月,第115師師部率第686團由晉西出發,經豫北東進,於1939年3月初,到達山東省鄄城、鄆城地區,首戰樊壩,殲鄆城偽保全團800餘人。

基本信息

陸房突圍

正文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15師一部在山東省陸房周圍山區突破日偽軍包圍的戰鬥。1938年12月初,中共中央軍委、八路軍總部為增強山東地區抗日游擊戰爭的骨幹力量,令第115師進入山東。同月,第115師師部率第686團由晉西出發,經豫北東進,於1939年3月初,到達山東省鄄城、鄆城地區,首戰樊壩,殲鄆城偽保全團800 餘人。繼而進入運河以東、泰山以西地區,同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的津浦支隊及山東縱隊第6支隊會合,擴大與鞏固了泰(山)西根據地。5月初,日軍從泰安、肥城、東平、汶上、寧陽等17個城鎮,調集日偽軍8000餘人,坦克、汽車百餘輛,火炮百餘門,由第12軍司令官尾高龜藏指揮,分9路圍攻泰西抗日根據地,企圖尋找八路軍主力決戰。5月2~8日,日偽軍先後“掃蕩”東平、汶上地區,9日開始向肥城、寧陽間山區推進,10日各路日偽軍繼續實施向心推進,緊縮合圍圈。同日,第115師令第686團主力掩護機關、部隊分路突圍。當夜,除山東縱隊第 6支隊順利突圍外, 師部、津浦支隊和地方黨政機關共3000餘人未能突出包圍圈,被迫在陸房周圍縱橫各約10公里的山區,憑險據守,待機突圍。

陸房突圍陸房突圍
11日拂曉,日偽軍在炮火掩護下全線發起進攻,八路軍被圍部隊沉著應戰,以突然、猛烈的火力,打退日偽軍數次衝擊,堅守了陣地。15時許,日偽軍又集中兵力猛攻陸房西南的牙山、肥豬山制高點,第686團英勇奮戰,打退日偽軍9次衝擊;在陸房以北、以東,津浦支隊和師特務營也打垮了日偽軍多次衝擊;師騎兵連奇襲了陸房東北安臨站的日偽軍。在西北部,日偽軍200餘人突破陣地,進抵陸房附近。 津浦支隊和第686團密切協同,以迅猛的反衝擊,擊退突入之敵;東南部的日偽軍,突入孟家村附近受阻。黃昏,日偽軍畏怯夜戰,停止攻擊,收縮兵力,包圍監視,企圖次日再度進攻。22時許,八路軍被圍部隊利用夜暗,分路實施突圍,至12日拂曉,順利地突出了日偽軍包圍圈。第115師師部和第686團分別轉移到東平以東無鹽村和南陶城,津浦支隊、中共魯西區委、泰西地委轉移到汶河南岸。此次戰鬥,日偽軍傷亡大佐聯隊長以下1300餘人,圍殲八路軍的企圖完全失敗;八路軍傷亡200餘人,勝利地突出重圍,為堅持泰西根據地,打開山東抗戰局面保存了骨幹力量。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