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1981年,陸建華畢業於江蘇省南通中學。
1986年,陸建華獲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士學位。
1989年,陸建華獲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98年,陸建華獲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學位。
2005年,陸建華成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08年,陸建華入選第十屆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0年,陸建華入選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
2015年7月31日,陸建華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同年12月7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7年11月21日,陸建華任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陸建華主要從事無線通信的理論及套用研究,為探月與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解決了具有一定價值意義的實際問題;提出一種結構化的信息傳輸方法,發展了無線通信傳輸容量最佳化理論;發明了一種結構化LDPC(低密度奇偶校驗)編碼方法,有效解決逼近容量極限的低複雜度編碼問題;提出了時、空、頻等多域協同的通信方法,為複雜傳播環境下提升傳輸容量提供新途徑。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1990年,陸建華主持設計中國面向地域網建設的某專用交換機研製。
陸建華主持中國國家863項目《無線多媒體容錯編碼與傳輸技術研究》。
陸建華主持項目《用戶入口節點交換機》獲1999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陸建華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中國國家973基礎研究課題《高性能多媒體通信算法及系統集成技術研究》。
陸建華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一代無線網路多媒體系統、理論及其套用》。
陸建華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一代無線通信體系框架研究》。
陸建華主持教育部重大科研項目《多媒體無線接入技術》。
陸建華參與某863重大項目取得空間信息套用重要創新,獲得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七)。
2006年,陸建華主持《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遙測信道編碼技術》項目。
陸建華主持項目《無線多媒體協同通信模型及性能最佳化》獲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陸建華主持項目《廣域寬頻協同通信技術與套用》獲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論文著作&授權專利
據2019年1月清華大學官網顯示,陸建華先後發表主要學術論文200餘篇,獲中國國家發明專利80餘項。
人才培養
•教學思想
陸建華始終與學生保持著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與學生相處融洽,既詼諧可親,又治學嚴謹,為同學們所信賴。他時常告誡學生,要持有一顆探索未知的恆心,特別是在通信領域,“人類距離實現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與任何人進行通信的夢想依然有很遙遠的距離,蘊含著無限可能,要不斷往前看,甘於沉下心來,以堅定的科學信念,在學科領域裡踏踏實實付出努力。”
榮譽表彰
2010年12月,陸建華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突出貢獻者”稱號,是中國教育部部屬高校中唯一的獲獎者。
2015年12月7日,陸建華當選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
據2019年1月清華大學官網顯示,陸建華曾評“中國衛星套用傑出貢獻獎”。
社會任職
據2019年1月清華大學官網顯示,陸建華曾先後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IEEE Fellow,中國電子學會會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士;是《China Communications》主編,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2016年,陸建華擔任南通先進通信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
人物評價
教師、科學家、院系領導、團隊帶頭人……隨著業界資歷的不斷加深,陸建華身上肩負的角色也越來越多,但他坦言,自己最喜歡的還是教學。多年來,對於教學,陸建華始終保持著滿腔熱情,也正是這種外力無法阻擋的熱情,使陸建華深受學生的愛戴。 (清華大學新聞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