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歷
198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5年和2001年在日本體育大學大學院分別獲得體育學修士學位和體育科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先後在華東師範大學、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和日本體育大學從事體育社會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現任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體育學研究中心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同時兼任上海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上海大學體育學研究年報》常務副主編等。陸小聰教授目前主要從事體育社會學和城市社會學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近年來主要圍繞體育場域論、市民團體發展和城市空間的社會型塑等主題展開相關的研究工作。
學術兼職
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大學體育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亞洲體育人類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學會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曾任日本東京理科大學訪問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社會學和社會政策學院高級研究學者。
社會評價
體育科學領域的執著耕耘者
——— 記上海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博導陸小聰教授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專門發來感謝信,高度評價我校陸小聰教授在參與由國務院發改委牽頭,國務院各有關部委組織的關於長三角地區體育事業發展的調研活動中所表現出的高度的敬業精神和紮實的學術功底。本報記者甘琳為此對陸教授作了專訪。
陸小聰,日本體育大學體育科學博士,2002年9月作為引進人才來到我校任教,現為文學院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體育學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長,同時他還是上海大學體育學研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
在華東師範大學讀完研究生並在上海體育科研所工作了幾年後,陸教授來到日本又從碩士開始讀起,專攻體育社會學,直到獲得博士學位。作為體育學和社會學的一個交叉學科,體育社會學主要運用社會學的方法觀察並解釋現代社會中的體育現象及其問題,是把體育作為社會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來研究。十幾年的留學生涯,讓他的專業知識又得到了擴展;十幾年的留學生涯,讓他無論做什麼事都認真、執著。
為了充分地整合和發揮學校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優勢,同時也是為了推動體育學科建設走上一個新台階,陸小聰教授來到上海大學不久,就在學校主管領導的親自領銜之下,組織開展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申報工作,並於2003年3月申報成功,使我校繼清華大學之後,與北京大學一起成為獲得該稱號的國內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我校因而在文科研究領域首次擁有了國家級研究基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增添了一個可以共享的學術平台。
記者了解到,我校體育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分別來自體育學院、文學院、社科學院、商管學院、法學院和影視學院等學科,以“中國體育職業化問題”和“都市體育發展問題”作為重點研究領域,為我國體育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理論指導。體育學研究中心依託我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雄厚的學術基礎,對於我國體育發展中影響面廣、綜合性強的重大問題進行多視角的跨學科研究。在陸教授的帶領下,體育學研究中心重視整合學校相關學科的資源優勢,共同開展體育社會科學的研究。今年我校申報國家體育總局課題的共有19項,其中有16項來自於影視、商管、房地產、社科學院等學科教師。僅2003-2006年,我校獲得了多項國家、省部級體育學研究課題的立項,分別有國家社科基金課題6項、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課題12項,等等。
最讓陸教授欣慰的要數由體育學研究中心編輯、在每年的秋季出版發行《上海大學體育學研究年報》了。該年報以匯集我校教師當年度體育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為主,兼顧其它體育學研究成果。它的最大特點是學術含量高,且由於研究者來自不同學科背景,因而在體育研究領域是一個新的突破。自2004年創刊以來雖然只發行了三期,但已形成獨特的品牌,倍受體育界人士的好評。
陸小聰教授告訴記者,我校的體育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雖然相比其他學科仍然較為薄弱,但已經出現了令人可喜的上升趨勢。為了提高體育教師的科研積極性,陸教授組織體育學院骨幹教師,成立了六個專題研究小組,並安排青年教師與其他學科的研究人員合作開展體育學相關課題研究;先後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開設了“社會科學與體育研究系列講座”,舉辦了“體育產業發展動態”,“社會體育現狀與發展”等學術研討活動;同時還鼓勵教師多途徑申報各類課題,參加各類學術活動;制定針對教師的課題立項、成果發表和成果獲獎的獎勵辦法。
陸教授說,雖然這幾年體育學院的教師在發表論文、獲獎數量上有大幅度上升,但要真正實現體育學科的跨越式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陸教授還說,上海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上海大學的體育學研究必須密切關註上海體育快速發展的動態和脈絡,爭取首先在幾個重要領域產生影響,擴大上海大學的知名度。陸教授還告訴記者,目前,體育學院暫時還沒有招生,有可能的話,先從研究生教育開始抓起,培養起點高、社會需要的體育專門人才。
個人作品
書 名: 現代體育社會學
作 者:陸小聰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9月
ISBN: 9787811185065
開本: 16開
這本《現代體育社會學》,從社會學的視角出發,深入分析了體育與相關的社會設定之間的辯證關係:探討了在體育現象中所反映出來的體育社會問題的本質等。這些論述為我們更全面地辨析體育在社會發展中的功能,更理性地理解體育在個人生活中的價值,無疑具有啟示作用和指導意義。
研究成果
陸小聰主要從事體育體制以及城市文化政策的研究。近幾年主持完成了“日本體育產業研究”、“各國體育公共政策的比較研究”(國家體育總局社科課題)、“上海市體育產業的結構分析與發展模式研究”(上海市體育決策諮詢課題)。主要代表作:“球迷文化與社會整合”、“休閒與生活世界的重建”、“The Social Foundation and Policy Conditions of Sport for All in Shanghai”、“現代中國におけるスポーツ產業政策に関する研究”等。目前從事的課題:“中日韓三國職業足球運動的比較研究”、“體育的社會整合功能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職業足球發展戰略研究”(國家軟科學研究計畫項目)和“制度、觀念和行為—城市交通現象解析”(上海市重點學科〈社會學〉基金項目)。
近年主要學術論文:
1、 “體育社會學研究視域的構築”,《體育科學》,2010年第11期。
2、 “體育實踐空間的社會學研究-理論假設與中國經驗分析”,《體育科學》,2010年第8期。
3、 “論體育的儀式意義及其社會認同功能”,《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4、 “論體育的符號意義及其社會功能”,《休閒評論》(第1輯),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5、 “體育與上海世博會理念的演繹”,《體育科研》2009年第3期。
6、 《新體育》から見た中國スポーツの現代史,《日本東北大學教育ネットワークセンター年報》,2008年第3期。
7、 “北京オリンピックへの道程”,《スポーツの普遍化を考える》,アイワード,2007年。
8、《體育的儀式意義與社會功能》(第二作者),體育科學,2008年第6期。
9、《團隊精神工作倫理的社會建構——一位女勞模的口述史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10、《北京奧運會與上海的發展》,《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年第3期。
11、《休閒與生活世界重建——上海都市休閒現狀的實證研究》,《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年第1期。
12、《休閒與生活世界重建——上海都市休閒現狀的實證研究》,《體育科研》,2006年第9期。
13、《足球文化與文化建構——“體育和社會”對話之六》,《體育科研》,2006年第2期。
14、《職業足球與媒體邏輯——“體育和社會”對話之五》,《體育科研》,2006年第1期。
15、《奧運會與社會凝聚力——從社會學看奧運會的社會效益》,《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學術獲獎
1、 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休閒與生活世界重建——上海都市休閒現狀的實證研究”。
2、2008年中國社會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論體育的儀式意義及其社會認同功能”。
科研項目
1、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體育實踐空間的行動邏輯:基於中國職業足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2010年。
2、 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項目:“上海體育與世博互動研究”,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