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鼎[文物]

陶鼎[文物]
陶鼎[文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陶鼎,新石器時期出現的炊器,用於煮食物,一般為夾砂陶。器形大多為圓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圓柱形或扁片形三足。有的有雙耳,帶蓋。最早見於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遺址。商周青銅鼎成為禮制重器,陶鼎地位隨之提高,也有禮制意義。戰國至漢代出現鉛釉陶鼎和彩繪陶鼎,多作隨葬明器。漢代以後消失。

遠古三足陶鼎 遠古三足陶鼎
陶鼎[文物] 陶鼎[文物]

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發明了最早的容器——陶鼎,形象地說它就像是一個非常大的火鍋。當時,人們把各種能吃的食物一 起放入鼎里,然後在鼎的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由於鼎的體積太大,不容易移動,所以只能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到了西 周時期,陶鼎被改造成了較小型的器皿,很快它又被銅製的鐵制的食物容器代替了。從元代開始,火鍋的變化並不太大。由於火鍋在使用中需要燃燒木炭,所以在我們大力提倡保護生活環境的今天,這種燒碳的火鍋逐漸被撤下了餐桌,它們也將隨之成為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