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陶鑄(1908年—1969年),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湖南省祁陽石洞源人。
1926年入黃埔軍官學校,同年參加中國地方從事兵運工作。
1929年到1933年,先後擔任中共福建省委秘書長、書記,漳州特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長,福州中心市委書記等職務。在這期間,陶鑄出色地組織和指揮了聞名全國的廈門劫獄鬥爭,先後建立了閩南工農紅軍游擊總隊和閩東地區的人民武裝力量,後來這些部隊的一部分編入新四軍。
1933年5月,由於叛徒出賣,在上海被國民政府逮捕。在被監禁的四年期間,陶鑄團結和鼓舞被囚戰友,同敵人不斷地進行了英勇的鬥爭。
1937年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後,即被派往湖北擔任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創建了鄂中游擊區。後來,鄂中游擊區和游擊隊擴大為鄂豫邊區和新四軍鄂豫挺進隊,陶鑄擔任政治委員。
1940年到延安,先後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長,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平津戰役中,陶鑄化裝進入北平同傅作義將軍談判。以後又擔負了改編起義部隊以及組織和領導南下工作團的工作。建國後,先後擔任中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廣西省委代理書記,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在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並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陶鑄還曾當選為三屆人大代表,二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9年11月30日,因遭受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含冤去世,終年61歲。陶鑄同志的一生是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為共產主義事業艱苦奮鬥數十年,深得黨和人民的信任。他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堅持真理,無私無畏,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同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78年底,中共中央為陶鑄召開追悼大會,高度評價其革命的一生。
主要著作
《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思想·感情·文采》和《隨行紀談》等。
陶鑄《赴延安途中二首》:
“沔上巍峨此廟祠,才高管樂命何之。
車行風雨催人急,何必低徊兩“出師”!
停車閒步瞻遺容,敢效亡秦抒所衷。
遙望延城光萬丈,輪生欲起夕陽紅。
”這是陶鑄在1940年去延安途中寫的兩首詩,意在通過歷史上四個著名政治家的作為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
人物名言
1、理想問題,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對社會主義社會裡的青年人來說,更是一個大問題。
2、在我國的歷史上,許多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大發明家、科學家,都是一些有偉大理想的人。
3、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是樹立和實現崇高理想的最好社會。生活在我們這樣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青年,沒有崇高的理想是可悲的。一個沒有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的人,好像迷失了路途一樣。
4、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才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
贈:曾志(陶鑄的妻子)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髮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人物評價
陶鑄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軍隊卓越的政治工作者,黨和國家的優秀領導人。陶鑄同志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艱苦奮鬥數十年,建立了重要的歷史功績。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黨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他的光輝業績和崇高風範。
陶鑄同志一生忠於革命,忠於黨的事業,歷經磨難,百折不回。在大革命失敗時,他堅信革命必將勝利,毅然投入到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中;在身陷囹圄時,他大義凜然,堅持自己的信仰。
陶鑄在所著的散文名篇《松樹的風格》中寫道: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像松樹一樣,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於惡劣環境。陶鑄同志的人生正是松樹風格的最好寫照。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對革命理想的忠貞不渝,使陶鑄同志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
陶鑄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
陶鑄同志具有坦蕩、寬闊的胸懷。他勇於探索,善於創新,注意研究革命和建設的規律,在不少問題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在革命隊伍內部,同志之間,他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善於深刻反思,敢於修正錯誤,追求真理,並對在工作中出現的偏差,主動作自我批評。陶鑄曾痛切 地指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造成國民經濟三年嚴重困難的根本原因,要嚴肅認真地從領導工作的缺點中去查找。他在廣東的民眾大會上公開指出:搞“反瞞產”,使民眾餓了肚子,幹部受了委屈,今後再也不能搞浮誇了,要靠實事求是過日子。
陶鑄同志說過:要培養高尚的情操,就要丟掉一切私有觀念,與自己的個人主義思想徹底決裂;要有堅強的革命毅力和“韌性”;要有豐厚的勞動人民的感情。這樣的歷練和修養,成就了陶鑄同志曠達的人生,也給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樹立了崇高的榜樣。 陶鑄同志作風優良,密切聯繫民眾、勤於調查研究、勇於獨立思考。陶鑄同志一貫注重實際,不尚空談。對於工作中的問題,陶鑄總是注意進行實地考察,集中民眾智慧,提出解決辦法。他在廣東省和中南局工作期間,每年都要抽出三四個月以至更多的時間,深入工廠、農村、學校,深入山區、海島和生產第一線,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指導工作。
1959年,廣東各地颳起“一平二調”風,搞“窮過渡”,在民眾中引起很大的思想混亂,陶鑄同志先後到東莞、曲江等地實地考察,運用調查報告等形式,向幹部民眾反覆說明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能空談“過渡”,要扎紮實實地發展生產。《農村人民公社條例(草案)》頒布後,陶鑄同志又按照條例精神,對農村分配製度、經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問題展開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加以推廣。特別是,在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基礎上,陶鑄同志有關知識分子問題的論述和指導制訂的有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為團結廣大知識分子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發揮了積極作用。陶鑄同志曾經說:“調查研究與一切經過試驗是我們工作方法中的重要方法,對於唯物論者來說,這是工作中帶根本性的方法。”這是他多年革命工作經驗的總結,也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陶鑄同志精神崇高,艱苦樸素、嚴於律己。陶鑄同志每次到基層工作,總是事先“約法三章”:不準迎送;不準請客;不準送禮。並讓隨行人員監督檢查,具體落實。他下鄉蹲點,從來都是輕車簡從,堅持與民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陶鑄特別反對擺闊氣、講排場,堅決反對假公濟私。他在廣州工作和生活多年,居住的房子從來沒有更換過。住房維修時,因維修費超過了預算,他還將自己多年的積蓄上交機關,以補維修款之缺。陶鑄同志主持廣東省和中南局工作時期,有同志建議在廣州從化溫泉建樓辦公,他堅決反對。在陶鑄以身作則的榜樣影響下,廣東省委和中南局機關一直保持了勤儉辦公的好作風。陶鑄同志說:“要時時刻刻地想著:我能夠為民眾做些什麼?我為民眾做了些什麼?”正是基於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極端深厚的感情,陶鑄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克勤克儉,清正廉潔,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陶鑄政治堅定,憎愛分明,堅持實事求是,走民眾路線,注重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主政廣西期間,正值中國國民黨殘部活動猖獗之時。他抓住主要矛盾,一方面集中兵力圍剿大股土匪,另一方面實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打擊首惡,分化一般分子,親自到剿匪前線找民眾談心,終於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勝利完成剿匪任務。在廣東省和中南局工作期間,他每年都要抽出三、四個月以至更多的時間,深入工廠、農村,根據實際情況貫徹黨中央的指示,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各種問題。
1961年,陶鑄發現廣東省清遠縣出現了一種定產到田、超產歸己的經營管理形式,便立即加以總結,認定這是既有利於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也有利於集體經濟發展的好形式,於是在廣東省花縣、新會等地試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摸索出多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的經驗。調中央工作後,陶鑄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文革”的開展範圍,提出確保生產建設的正常進行,因而遭受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1969年11月30日含冤去世。
影視作品
一、電影:《故園秋色》
導演:鄭洞天
編劇:汪南雨、王青偉、周琦、肖衍
主演:王虎城、呂中、張明建
上映:1998年
地區:中國大陸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陶鑄同志從青年時代投身革命。在完成廣西剿匪任務後,赴北京匯報工作途中,於1951年回到家鄉祁陽縣。在短短兩天的時間,通過陶鑄同志的回憶及與其胞兄陶自強所走過的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表現了陶鑄從一個鄉村貧家弟子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歷程。並表達出陶鑄的歸鄉後的濃濃鄉情、親情和人情。
二、8集電視劇《陶鑄》
三、48集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