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振宇

陶振宇(1927—2000年),湖南衡陽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岩石力學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49年參加革命。195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工學院水利系,留校任教。1954年轉入武漢水利學院(先後更名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共為國家培養博士後1名、博士19名、碩士13名。1990年被評為全國電力系統戰線、教育系統優秀老教育工作者。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長期從事岩土力學與工程的教學、生產和科研工作,是中國岩石力學學科,尤其是水工岩石力學學科的創始人之一。編寫出版國內第一本水工岩石力學試驗專著和第一本水工岩石力學理論專著。以第一署名向中國科協提出申請,發起成立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歷任國際岩石力學協會中國小組成員,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地下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岩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以及中國水利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等有關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或顧問委員等。

參加了國內一些重要水利工程實踐。如:河南省治淮總指揮部白沙水庫工程建設,擔任工程技術員,並於1952年6月評為治淮模範;丹江口水利樞紐第一期工程建設;70年代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任岩基試驗班副班長,主持岩基試驗研究工作並獲獎勵;三峽工程船閘岩石高邊坡的穩定分析工作等。提出利用岩石作為固—液兩相介質的耦合分析的方法,於1978年對湖南東江水庫誘發地震進行預測,與實際結果基本吻合。為此,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

研究範圍幾乎涉及水工岩石力學與工程的各個研究方面以及水利科技史等領域,尤其在“大壩岩基參數取值研究”、“水庫誘發地震預測理論與實踐研究”、“岩石流變特性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979年首先與同事在岩石力學的研究中引進模糊數學,更貼近實際地表述岩石的非確定性能。1980年首先提出高地應力區的岩石特性課題。與人合作完成的論文“岩石工程的模糊數學分類”,1983年在西班牙里斯本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宣讀時,引起各國專家的重視。1991年,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發生遷移與否之爭,他作為參與論證的專家之一,從地質學的角度據理力爭,使古銅礦遺址得以原地保護。

後記

“文化大革命”下放改造期間,完成“水工建設中的岩石力學問題”、“水工建設中岩石力學的套用實例與經驗數據”等諸多成果。學術成果甚豐,發表論文180餘篇,主編、合編及參編論著17部,獲省部級各種科技獎勵10項。主要著作有《高壩岩基的試驗研究》、《水工建設中的岩石力學問題》、《岩石力學的理論與實踐》、《節理與斷層岩石力學》、《裂隙岩體特徵與洞群施工力學》、《中國水力史稿》等。其中《高壩岩基的試驗研究》(合著)填補了中國在岩石力學方面的一項空白。《中國水力史稿》(上冊)獲1985年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優秀成果二等獎。“水工建設中的岩石力學問題研究”,獲1978年湖北省科學大會優秀科技成果獎。主持建立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岩石力學研究室和試驗室,研製的“岩石三軸流變儀”獲水電部1985年科技進步三等獎。水庫誘發地震預測理論與實踐研究”獲1990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岩石強度準則及破壞後區特性研究”獲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