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奐

他在此任職10年,以年老請求辭官,北上住於燕地。 陶奐受召,由燕地南下,返回關中,為忽必烈參贊謀劃。 陶奐一生勤學,是金末關中有名的學士之一。

陶奐(1186~1255年),字煥然,乾州奉天(今陝西乾縣)人。少年喪母,刻苦勤學。金末時應舉,未考中進士,隨即寫了萬言書,指陳時政弊病,但未能送達金朝最高統治者,隨即返回故鄉,以教書為生。1234年,蒙古軍攻破金朝京城汴梁,江淮以北為蒙古軍占領,金朝滅亡。陶奐見時勢大變,蒙古貴族將稱霸中原,即離鄉北上,欲覓出仕之機。他到達山東,受到冠氏(今山東冠縣治)元軍將領趙壽之的禮遇,住於趙府講學。陶奐原來的門生有的從北京等地趕來跟他學習。1238年,元太宗窩闊台下令開科取士,楊在東平(今山東東平縣)參加考試,兩次賦論第一。監試官即引他北上謁見中書耶律楚材。耶律楚材賞識楊奐有才學,即向太宗窩闊台推薦,被授予河南路徵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他一到任,便招集當地名士商議治理之策。當時,河南值戰亂之後,人口疏少,生產蕭條。他勵精圖治,政事簡約,巡行各地,親自詢問鹽務的收入和經營情況。有的官吏建議增加鹽課數額,加重百姓負擔,被他當面指責。他說,我不能欺上剝下,當即減少了鹽課的四分之一,受到了百姓的歡迎。這樣一來,公私兩利,鹽務情況很快好轉,受到社會輿論稱讚,被認為是前所未有的成績。他在此任職10年,以年老請求辭官,北上住於燕地。
1253年,忽必烈被分封於京兆地(今陝西西安市)。為了治理好自己這塊根據地,忽必烈派人召楊奐南返故鄉,參議京兆宣撫司事。陶奐受召,由燕地南下,返回關中,為忽必烈參贊謀劃。1255年,因病重而卒,時年70歲。
陶奐一生勤學,是金末關中有名的學士之一。他的文章不蹈古人之舊轍,無陳腐閒言,受時人推崇。他的著作主要有:《還山集》60卷,《正統記》60卷,《北見記》3卷,《韓子》10卷,《硯篡》8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