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鄉

古蹟秦漢時期,陵城一帶已成聚落。 清乾隆版《曲阜縣誌》記載:“城西南十有四村,……陵城。 清末民國時期,陵城村、果莊村曾組織有山東梆子、木偶戲班。

簡介

陵城鄉位於曲阜市西南部,南與鄒城市、西與兗州市交界,東與小雪鎮、北與時莊鎮為鄰。總面積73平方公里,轄33個行政村,51個自然村,總人口6萬餘人。

沿革

陵城鎮民國時期屬第四區陵城鄉,1946年劃為曲阜縣第六區(區公所設在陵城),1958年成立陵城公社,1984年撤社改區,1986年區改鎮。

古蹟

秦漢時期,陵城一帶已成聚落。1979年出的土石碑上書有“大唐南陵”字樣,而名南陵,明代《蘭陵故址》碑載,此地是官府驛站,舊時村周築有圍牆、寨門、吊橋等,習稱蘭陵城。相傳,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魯荒王朱檀在鄒縣尚寨設行宮,常往來其間。一次駕臨行宮練制“仙丹”,招致“餌金不藥,毒發傷目”,急返兗州魯王府,行至此村南石橋而薨,故石橋名“晏駕橋”。朱檀死後停靈殮殯,故村名改為靈城。明崇禎版《曲阜縣誌》記載:“城(指曲阜城)西南十五里為靈城。”明滅,靈城的“靈”字亦遂復“陵”字。清乾隆版《曲阜縣誌》記載:“城西南十有四村,……陵城。”
駐蹕村村北有陳氏祖塋,舊時林門有元碑九塊,漢丞相陳平雕像(毀於文革時期)。村南原有閻王廟、戲樓,為曲、鄒兩縣分界地。西有明威將軍趙公碑。

文化

陵城鎮民間傳統文藝活躍。清末民國時期,陵城村、果莊村曾組織有山東梆子、木偶戲班。星家村、劉家村和倉門口有柳子戲班,後發展為業餘劇團。農閒時節,常串鄉演出。時果莊村扎彩藝人張景良扎的轉燈、花船、獅子竹馬等聞名四鄉,以李繼堂為首的鎖吶班,名噪曲阜、兗州、鄒縣,多為富戶婚喪所聘。每逢春節、元宵節,境內各村演出龍燈、高蹺、船、竹馬等節目。

名人

中疃村劉光玉,清末庠生,民國時曾任西北軍軍醫,以醫術見長,精於骨科。即使粉碎性骨折,整治後不用打膏,恢復如舊。其醫德、醫術聞名於四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