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鵬同,1948年12月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渮澤,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藝術館研究館員。六十年代,受曾外祖父曹蘊健(中央文史館員、書法家)影響,開始研習書法。七十年代,多次參加山東省美術創作組,深受於希寧、單應桂等先生教誨。八十年代,入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進修,導師為嶺南派大師黃獨峰先生。歷任菏澤市八、九、十屆政協副主席,山東省八、九屆政協委員。九十年代回北京後,應邀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西郊機場國家領導人專機室、中央統戰部等單位創作大幅作品並收藏。並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六、七、八屆理事。
參展獲獎及歷程
1973年,《牡丹鄉之春》入選全國美展,並評為優秀作品,赴西歐五國巡展。
1977年,《沂蒙新顏》在《美術》一期發表。
1983年,《低昂枝上》入選中國畫研究院畫展。
1984年——1986年,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進修,導師為黃獨峰先生。
1987年,《到處雲山是吾師》獲山東省美展二等獎。
1988年,任菏澤市藝術館研究館員。
1989年,10月美術評論文章《到生活的深層開掘》山東美術家通訊發表。11月應邀為中南海國務院會議室創作《黃山飛來石》,《太山雲步橋》。
1991年,《墨牡丹》入選第六屆全國花鳥畫展。
1996年,任山東畫院高級畫師。
1997年,《峽江春曉》獲“長江三峽畫展”金獎。
1998年,山東省八、九屆政協委員。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陳鵬同畫集》、《版納秋韻》入選中國美術館“慶香港回歸周年畫展”
1999年,《墨牡丹》獲第二屆中日書畫精英展銀獎。7月起當選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六屆、七屆、八屆理事。
2002年,被聘為文化部文化市場中心畫家。
2003年,《中國書畫報》等編輯《中國書畫百傑》郵政明信片系列,收入《陳鵬同作品輯》。2009年,參加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書畫家訪問團處台灣交流訪問。
2013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陳鵬同作品集》。12月北京榮寶齋出版社近現代書畫名家系列——《陳鵬同作品精選集》。
2014年1月,入選光明日報出版社《和諧中國》專題介紹——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品集。
2014年10月入選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書畫名家精品集》。
作品風格
作品風格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離開源頭,河流會枯竭;脫離生活,藝術會喪失活力。中國畫的發展,所依賴的一是生活,二是筆墨。幾十年來,他走遍了三山五嶽,黃河長江,版納峨眉,大漠高源,住過藏寨,睡過蒙古包,喝過青稞酒,吃過手抓肉,對南北風情地貌,東西居民村寨,瞭然於心,創作中便有了不盡的源泉。這在《西部系列》作品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繼承傳統,不斷創新,努力提高對傳統文化和筆墨的認知程度,重視觀察體味自然,從中獲取真情實感,升華自己的藝術境界。避開過分程式化的筆墨,將寫意與寫實糅合在一起,使作品傳達出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厚重而靈秀、靜美與活力糅為一體的書畫藝術風格。
西部系列藝術地再現了高原生活,將南派山水的清逸優雅和北派山水的粗獷蒼勁融為一體,把文人畫的空靈生動與現代水黑的塊面厚重相結合,從而藝術地表達出西部山川的博大神奇,蒼茫厚重。
山水畫創作的最高境界,是不光以山川之美為歸指,而在以“天人合一”、“涵詠宇宙”的人文精神之追求。在雪域高原,人們常常可以見到那些虔誠的朝聖者,他們風餐露宿,不畏艱苦,虔誠篤定,不遠千里。用幾年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向著心中的勝地叩拜前進。那種虔誠的執著,讓人動容。其實在藝術世界裡,陳鵬同先生不也是一位堅守寂寞的朝聖者嗎?
藝術評論
陳鵬同之作品,氣勢或磅礴恢宏,或安靜祥和,格調厚雅,視角獨特,意境靈動多變,是當代山水畫中富有標誌性繪畫語言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是一個故事,一種情懷,一種強烈感染觀者的催化劑。作品《石頭寨》順山綿延的寨子,依勢而泄的河流,用石頭這一生活“原料”刻畫得清新古樸,再加上石道上獨行寨民之人物襯托,更顯作品之安靜祥和。再觀作品《高原旗樹》以風口處挺拔之樹木為畫眼,生動描述了樹木在長年疾風的打造下,猶如一面旗幟矗立在風口的形象。再以宏厚的大山用繚繞飄逸的畫風為背景,更加襯托出“旗樹”的頑強。靜觀方能感其氣勢,仿若風掠面前。另鵬同之作品中脫離了傳統的青山綠水、雲霧新陽。而更多的增加了人文的情懷而因此山水畫更賦予了新的意義。作品《松格瑪尼城》線條虛實結合優美,構圖宏大,衝擊力強,運用朝拜人物與城與山的對比,將藏傳佛教在當地宗教信仰的深厚表現得很極致。再如《歲月》運用古堡的滄桑符號和古堡與山體結合的渾圓筆墨,在前景蒼涼的大地上行走的人物,都增加了“歲月”的色彩。不禁讓人遐思萬千。畫家就是苦行僧,畫畫就像是在修行,修畫、修人、修為。曾有人戲言“行萬里路,畫一幅畫。”此言非虛。好的作品的誕生,首先是感受你的題材,然後是讓你的題材感動,最後就是可以將感動傳遞給觀眾。鵬同幾十年如一日,生活行走在他熱愛的山河中。三山五嶽、黃河長江、南國奇嶺、西域高漠……處處都留下他熱情的足跡。畫面中彎背的行人、構圖中無類同而奇特的風貌、山勢建築的真實還原都讓這位山水畫家成為歷史的刻畫者。從取境的高度、近度、巨觀性仿佛能看到作者翻山越嶺的懇懇情懷。此刻我想到多年前一位老友的話“你的作品不夠成功,是因為你不夠寂寞”。如果沒有鵬同之執著之情懷,耐不住寂寞,如果脫離了我們創作的源泉,簡約而短暫的寫生,也許根本無法創作出如此充滿豪情的作品。鵬同平時寡言謙和、一提到繪畫卻是興奮有加。每每談到創作作品的過程總是感慨萬千。他創作之風一絲不苟,執著沉靜,是我見過那種用全部生命創作的畫家。此刻我想起李白之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與鵬同其名恰如其分,以吾願。2014年北京榮寶齋出版社(中國書畫名家精品系列)陳鵬同作品精選集序(為有源頭活水來)文/王鏞
《西藏系列》呈現出的是一種空曠豪放的神韻,厚重的筆墨與紮實的功底,可以說是近乎完美的組合。從而也不難想像,他對於西藏獨特地貌特質,所表現出的作品意境,是源自於廣闊的實踐和真實的感受。從古至今,較少有畫家涉及西藏藝術,可能是過多的流於傳統。西藏既沒有清新雅典的鳥語花香,也缺乏山清水秀的碧綠壯觀。沒去過西藏的人也一定不了解,那是一個環境惡劣,高寒缺氧的特殊地理位置。承受不僅是身體帶來的不良反應,還有一種脫離常規的審美觀。但是,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也造就了藏族人民勤勞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這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折射,也是畫家在西藏系列裡所希望詮釋的境界。所以,我們能從陳鵬同的作品裡感受到一種宏闊向上,融入生命的色彩,和特殊的繪畫風格。這也源自於他對藝術的追求,是在駕馭傳統筆墨的基礎上並融入了某些現代藝術的元素,不斷創新的結果。青藏高原這片離天最近的地方,還沒有被現代文明所污染,面對連綿高聳的雪山,聖潔而又神秘,置身其間人的心靈仿佛也在被淨化;聆聽著寺廟裡悠遠的鐘聲和虔誠的頌經聲,會有靈魂向上升騰的感覺。在這片有著純淨天空的地方,人的心靈也會變的純淨,畫家一定是被深深地感染了,所以他的西藏系列,才會給觀者一種純淨的、超脫世俗的心靈感受。《中國藝術品投資》2012年9月副主編韓玉江/文
中國山水畫,在中國美術史的發展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表現的意境歷來是山水畫構思的核心,也是中國畫中筆墨樣式最多、藝術語言最豐富的畫種。陳鵬同作品是大構圖、大山水、大氣勢的表現手法,表現出對山水精神的深刻思想和理性認識。筆墨厚實、風格獨特、意欲淋漓。具有雄渾、滄桑之氣。用筆輕鬆疏朗、用墨淡雅天成,似置身於大地山川之間。從這些作品中,已看出其紮實的創作基礎,且在作品中已形成不少可貴的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相信他會在不斷探索中悟出藝術的更高境界。在藝術創作上,貴在自然,貴在有感而發,貴在直覺與衝動。我相信,憑他的才華,定會走的更高更遠些。2012年01期《中國藝術》主編耿燕芳/文
作品《西部系列》中他努力將南派山水的清逸幽雅和北派山水的粗獷蒼勁融為本體,把文人畫的空靈生動與現代水墨的塊面厚重相結合,從而藝術地表現達出西部山川的博大神奇,蒼茫厚重。時代不同了,生活在變化,作為中國畫的核心——筆墨,也在變化更新。但寫意、傳神仍是中國畫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獨特形式。詩論曰:“詩者,天地之心”,山水畫亦是如此。陳鵬同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喜歡一個人靜靜的看書,畫畫,每當沉浸其中,便覺神清氣爽,猶如參禪入靜。對齊白石說的“夫畫者,寂寞之道也”有較深的體會。莊子曰:“水靜猶明,而況心乎”藝術創作本身是生命的體現,是心靈物化的過程,更需要寧靜的心態。在經濟大潮席捲世界的今天,能長期保持一份“寧靜”心態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才能積澱出“致遠”的藝術碩果。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走上藝術道路,過去五十餘年,而今兩鬢斑白,已過耳順之年,不管是人生曲折,還是世事艱辛,都未能改變其對藝術的追求,藝術已漸漸成了其生命的一部分,在經過了“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追求和漸修過程後,天道酬勤,已漸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之境。2010年01期《21世紀》(山水畫殿堂的寂寞朝聖者)南極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