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樞故居

陳銘樞故居

陳銘樞(1889~1965)字真如,因瘸了一條腿,外號阿跛,廣東合浦(今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國時代國民黨上將,鐵四軍的元老,粵系中親蔣的代表人物。從軍而信佛。歷任廣東省長,行政院代院長,是十九路軍的家長,蔣光鼐和蔡廷鍇的頂頭上司,民革的創始人之一。陳銘樞故居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曲樟鄉璋嘉村。故居原為歇山頂、夯土牆的平房,共有14間,分前後兩排,中間設天井,長34.3米,寬12.1米,是陳銘樞的祖屋,也是其出生地和少年時代的居宅。

簡介

陳銘樞故居陳銘樞故居
陳銘樞故居位於廣西合浦縣曲樟鄉璋嘉村。故居原為歇山頂、夯土牆的平房,共有14間,分前後兩排,中間設天井,長34.3米,寬12.1米,是陳銘樞的祖屋,也是其出生地和少年時代的居宅。陳銘樞投筆從戎任師長後,於民國十五年(1927年)春因事返鄉,目觀鄉民貧塞悍朴,文風不開,深感民智不啟也,亟待教育之發展,於是捐巨資創建璋嘉國小〔當時叫做廣東省合浦縣(合浦當時屬廣東省管轄)第七區立第三國小校〕。璋嘉國小在1928年建成後,陳銘樞回到故鄉主持開學儀式,並因家中原有房舍均已破敗住在國小校內。有感於在村中無家可居的狀況,陳銘樞回到廣州後(此時陳銘樞已任國民政府廣東省政府主席),便寄回錢款,囑咐村中父老在他家原來的宅基地上按當時西洋傳來的流行式樣建起一座樓房。此樓房建於1929年,屬中西結合式建築構造,為一棟兩層半樓房,占地面積約185平方米,陳銘樞此後回鄉多次在此生活居住過。1958年因修建合浦水庫,當時將該村列入水庫的水淹區內,故將故居的大部分拆毀。1984年合浦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內外不少同胞慕名前來陳銘樞故居參觀,表達對這位愛國將領的崇敬和懷念,寄託愛國主義情懷。但由於故居荒廢,已成芭蕉園,觀者無不感嘆。此後,陳銘樞將軍親屬和海內外有識之士多次向當地政府表達應儘快修復故居的夙願。於是,北海市客家聯誼會與曲樟鄉政府牽頭,1999年9月成立陳銘樞故居修復領導小組,10月29日舉行修復工程奠基典禮。工程於2001年3月7日啟動,2005年3月故居修復工程全部竣工,2008年故居完成全面整修和布展工作。

整修概況

陳銘樞故居陳銘樞故居
在修復陳銘樞故居風風雨雨的十二年來,市縣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統戰部門與各民主黨派、客屬企業家、珠鄉人民均給予大力支持。陳銘禮陳枚彭福欽等老同志深入北海、欽州防城廣州南寧等地募集到371031元善款。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林寶光、張九先,市政府原市長唐成良,市文促會主席、市政府原市長帥立國,市政協主席李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廖德全,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彭段生、周振江,市紀委原書記龐志顯,市政協原副主席禤德科,市委統戰部原部長孟傑,銀海區委原書記李德全等關心支持陳銘樞故居修復工程進展。修復後的陳銘樞故居將作為弘揚中華文化、傳承客家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世人學習陳銘樞追求理想、刻苦耐勞、爭分奪秒、臨危不懼、機智果敢、勇往直前、愛國愛鄉的精神和作風,更好地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交通

陳銘樞的故居位於曲樟鄉璋嘉村,其家鄉山青水秀。陳銘樞的家鄉璋嘉村,如今交通方便。從水路走,由曲樟乘渡輪沿六湖水庫行進,可觀山覽水,眺望山上和山腳的寺廟,半小時可到達璋嘉;從陸路走,從公館乘班車直達,約半小時行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