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贊湯

民國6年(1917年),陳贊湯南渡沙撈越詩巫埠,被當地華僑聘為光華中學教員。 民國36年,古田縣擬建玉田高級中學,公推陳贊湯為董事長負責籌理。 解放後,政府鼓勵華僑參加祖國建設,陳贊湯將國外剩餘財產拋售,匯款回祖國投資。

陳贊湯,原名銘新,號紹源,光緒十四年(1888年)生於大橋橫洋村。宣統三年(1911年)畢業於福建省全閔師範文學系。先後在古田平湖國小和臨川國小任教。
民國6年(1917年),陳贊湯南渡沙撈越詩巫埠,被當地華僑聘為光華中學教員。不久,繼任校長。時詩巫墾場廣植橡膠,由於僑胞苦心經營,地方富庶。華僑匯款回鄉,因當時古田縣郵匯尚未開辦,深感不便。陳贊湯遂辭去教職,改而從事墾殖兼辦僑匯。他委託人先在古田縣城設莊送匯,繼而同古田僑胞劉克旺、丁明鑑及閩清劉祝三合資,在福州開設豫豐錢莊,在詩巫、新加坡兩處各設分莊,辦理福州十邑(即通行福州方言的十縣)僑匯事宜。當時國內地方不靖,海外匯款由匯莊派專人遞送,竭誠服務,深受華僑信賴。
民國15年,陳贊湯返鄉,目睹不少國小畢業生難以升國中,遂向縣長項元漸力倡在古田城關設一初級中學。經同意後,他親自出任辦學籌備會副主任。翌年,他返回詩巫,組織古田華僑教育基金籌備會,將所募之款就地購置橡膠園42英畝,以其生產收益作為該校基金。
民國19年,古田縣創辦古谷公路長途汽車公司,與省公路局簽訂此公路承租借款公約,約定公司預借公路局8.5萬銀元作為修築橋涵費用。當時公司信譽未著,陳贊湯遂出面向華僑勸募,方使借款如數交付。其後路成,準備通車,但購置車輛尚需用法幣萬元以上,原定由古田在省商幫籌借,在車輛即將起運時商幫認借之款尚不及半,公司同仁焦急萬分,陳贊湯即囑豫豐錢莊全數墊付,古谷公路方得如期通車。
民國28年至民國34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僑匯中斷,僑眷生計維艱。陳贊湯即與歸僑、僑眷代表倡立古田海外華僑協會,並在古田設立紡織合作社,為歸僑、僑眷提供就業機會。
抗日戰爭勝利後,歸僑返歸僑居地要通過當地華僑組織審查簽證並提供執照,才能享受免費乘坐輪船的優待。南洋各地的華僑自日本侵略軍南進至其敗退期間慘遭蹂躪和殘殺。歸僑急欲返家重整舊業,拜會親友。陳贊湯親自主持古屏兩縣歸僑返歸僑居地工作,凡持照要求籤證者,一經核實,即予辦理。
民國36年,古田縣擬建玉田高級中學,公推陳贊湯為董事長負責籌理。時古田初級中學已停辦,他便將由詩巫古田公會代管的42英畝橡膠園的歷年收益,折換成100萬元國幣匯回,不足之數再由董事會函請縣僑領分頭勸募。由於僑胞踴躍捐款,一座二層樓的新校舍未及一年即告竣工。不久,開始招生,陳贊湯就把上述橡膠園估價充作校產,報經當時省教育廳轉呈教育部核准立案。
解放後,政府鼓勵華僑參加祖國建設,陳贊湯將國外剩餘財產拋售,匯款回祖國投資。古田縣僑聯成立後,他多次發動僑胞捐資支援家鄉發展工農業生產,又鼓勵歸僑大力購買化肥進口。1958年,人民政府邀請陳贊湯參加“五一”觀禮。同年他被選為福建省政協委員。
1972年5月20日陳贊湯病逝,終年8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