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梧

(鹿茸草為玄參科植物綿毛鹿茸草的全草,苦、平,治療血管瘤(見《杭州藥植志》)。 牛尾菜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的根及根莖,甘、苦、平,治高血壓所致偏癱(見《陝西中草藥》)。 陰地厥為陰地蕨科植物陰地蕨的帶根全草,苦、涼,治羊癇風(見《福建中草藥》),江西民間用於治療血管瘤。

陳茂梧(1926~1994)江西都昌人。主任醫師,系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已故名老中醫。行醫50餘年,學術上崇奉仲景學說,臨床上注重兼收並蓄,長於疑難雜病的辨證論治。多年以前《中醫雜誌》曾刊有陳茂梧先生主治“腦動脈瘤所致動眼神經麻痹一例”男性患者,56歲,亦左眼瞼下垂,無力睜開,患者因懼手術治療而求治於陳,陳診為肝陰不足,夾風夾痰,瘀阻經絡,投以養肝祛風、化瘀通絡法,藥用鹿茸草、陰石蕨、葛根、僵蠶、紅花、懷牛膝、關公須、生地、丹皮、冬葵子、黃芩、蜈蚣、全蠍、蘄蛇、白蒺藜、桑寄生、膽南星、珍珠粉等味加減化裁,服54劑後復視消失,眼瞼完全恢復。他的腦瘤合劑隨病加減,治療腦瘤效果甚好。其腦瘤合劑是:牛尾菜40g,鹿茸草30g,天葵子20g,陰地蕨30g,葛根30g,僵蠶15g,川紅花10g,鐵掃帚30g,珍珠粉1瓶(0.6g裝,吞服)。(鹿茸草為玄參科植物綿毛鹿茸草的全草,苦、平,治療血管瘤(見《杭州藥植志》)。牛尾菜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的根及根莖,甘、苦、平,治高血壓所致偏癱(見《陝西中草藥》)。陰地厥為陰地蕨科植物陰地蕨的帶根全草,苦、涼,治羊癇風(見《福建中草藥》),江西民間用於治療血管瘤。鐵掃帚(又名鐵掃竹)為豆科植物鐵掃帚的全草,苦、澀、涼,無毒,治多種腫瘤有效(民間經驗)。天葵子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塊根,甘、苦、寒。治癲癇、小兒驚風(見《中藥大辭典》))腦動脈瘤加川芎、白芍,腦靜脈瘤加升麻、金銀花,頭痛昏厥加炒玳瑁(研末服)、蜈蚣、全蠍(均研末沖服),癲癇狀發作加枳實、半夏、赤石脂,嘔吐加大黃、生薑,半身不遂加黃芪、川芎,視力障礙加枸杞子、菊花,聽力障礙加磁石、菖蒲,吞咽困難加威靈仙、僵蠶,腦垂體瘤加花椒,尿崩症加威靈仙,腦膠質瘤加薏苡仁、制附片,腦膜瘤加玳瑁粉、煅石決明,腦外傷加王不留行、田七粉(沖服)。
陳茂梧陳老徒弟中比較出名的有廖佐芹(贛南醫學院中醫副教授,贛南醫學院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享受省衛生廳特殊津貼,擅長治療中風、肝病、腎病、脾胃病、婦科雜病、不孕不育及性功能障礙等疾病,在民眾中享有盛譽);陳建軍(江西省星子縣白鹿衛生院主治中醫師、東方名人研究院院士,其業績載入《中國名醫名術大典》、《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等辭典辭書)。
陳茂梧先生善於用外治法來治療小兒腹瀉。他認為外治法易為小兒接受,且效果立竿見影。其方法如下:
1.小兒寒瀉
用鵝不食草30克、老生薑15克煎水,天冷用藥水洗擦手腳和臂部;天熱將藥水置浴盆內,令小兒坐其中,全身擦洗,以達熱蒸微汗出而解。除此之外,也可用附桂理中湯(附子、黨參、炒白朮、茯苓、半夏、木香(後入) 各10克,肉桂3克,炮姜、炙甘草各6克)或四逆湯(附子(生用,先入) 5~10克,乾薑6~9克,炙甘草6克)之類的湯劑來代替,用法相同。用此法可以溫中散寒,化濕止熱。
2.小兒熱瀉
用鬼針草、鳳尾草各30克煎水外用。除此之外,還可隨證選用黃芩湯(黃芩27克,白芍、甘草各16克,大棗12枚)或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15克,炙甘草6克,黃芩9克,黃連9克),下利赤白或里急後重者用白頭翁湯(白頭15克,黃檗12克,黃連6克,秦皮12克),用法同上。用此法可以清熱利濕,瀉火解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