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驥
1982年,他專程赴姑蘇問藝於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先生,先生對其字細觀慢評,並當場為他寫下了“心織”二字。 1994年在南京觀看書展,蜚聲海內外的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尉天池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囑其“氣候已成,務在博覽”。 2002年,他的作品入選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大展。
如皋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人物簡介
陳秀驥,字稚駒,號壺客、老驥、五之齋主。1952年8月生, 江蘇如皋人。八十年代初,曾得著名書法家費新我、韓天衡先生指授,藝道日進。多年來力攻行草,旁及篆隸,崇尚傳統,重視個性,日漸形成了大氣磅礴,風流儒雅的書風。其行草,瀟灑之中見沉穩,暢達之中具雄強;其篆隸,凝練飄逸、典雅醇和。書法五體皆備,頗具大家風範。曾多次在全國書法大賽中獲獎,在《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現代書法》、《書法》等報刊發表,並有作品刻碑、出版、在國外展出。近年,應邀舉辦了七次個展。1997年以來,作品先後入選全國第一屆扇面書法大展,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江蘇省書法精品晉京展等。出版有《五之齋書法作品集》、《五之齋吟草》、《陳秀驥書陶淵明詩文》等多部專著。《人民日報》(海外版)、《書法導報》等全國多家媒體分別專題報導了其書藝業績。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如皋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南京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級美術師。2013.1南京銀行發布大屏宣傳。社會評說
他1952年出生在江北小村一個叫車馬湖的地方,據傳說,那裡曾經因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攜美女西施棄車馬而登舟赴齊國而得名;他在蘇北小城生活,工作了三十多年,這個小城叫如皋,這裡曾經出現過詞人王觀、戲劇家李漁、才子冒辟疆、一代名媛董小宛……他從七,八歲起,拿著一支毛筆從江北小村來到蘇北小城,又從蘇北小城來到了六朝古都南京……陳秀驥生在農村。七、八歲時父親教他把筆寫字。動亂時代,他含著淚看著“造反派”查抄“四舊”書籍,他悄悄“偷”回兩本書:一本隸書《曹全碑》,一本線裝繪圖《唐詩三百首》。在那個文化貧瘠的時代,這兩本書的作用太大了。陳秀驥捧著這兩本泛黃的舊書,忘卻了挑糞推車的勞累和父親被戴高帽游斗的悲憤,一頭扎進了漢碑唐詩之中。中學畢業,他務農八年。日出而作,日落而“墨”。讀書寫字是他遣發時日的唯一嗜好。“略翻書數則,便無愧三餐”,一幅隸書聯句道出了他多年的奮鬥歷程。1975年,他懷著大學的美夢,作為最後一批工農兵學員,告別父母,來到千年古城的百年老校江蘇省如皋師範學校。他對知識的認識太局限,故而“胸中有字,手中無字”。他又重新從顏楷入手,上溯“二王”,旁及篆隸,簡牘。如此循序漸進,默探冥求,漸漸步入了書法藝術的殿堂。1982年,他專程赴姑蘇問藝於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先生,先生對其字細觀慢評,並當場為他寫下了“心織”二字。他如醍醐灌頂,頓悟“心織筆耕”才能走進屬於自己的那片化境。一次上海韓天衡先生看了陳秀驥的作品,贊其落筆大膽,灑脫豪放,並贈書一幅“萬古在懷日有得,一生知足天馬游”,囑他多近顏書,以求渾穆沉雄之風。1994年在南京觀看書展,蜚聲海內外的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尉天池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囑其“氣候已成,務在博覽”。陳秀驥心領神會,臨池之餘,他啃四書五經,誦唐詩宋詞;讀《文心雕龍》,《詩品》,《詩話》;公餘之暇,他上黃山,“天都峰覓神仙蹤”,等岱嶽,“笑拍丹崖詠新作”,游北國“朝臨長白山,午游松花江”,上嶺南“南國謁五羊”。“千卷益志,萬里增知”。胸襟為之開闊,識見由此宏深,藝術境界得到了新的拓展。“一開始,在書法之路上我也曾陷入困境,走入迷茫。七、八十年代,我自以為寫得不錯了,在上海《書法》雜誌投稿,連續十年,年年退稿,心灰意冷。發誓再不給《書法》投稿了”。“1992年春天,參加青島中國書協首界培訓班,在劉藝、孫伯翔、王冬齡、曹寶麟等老師的指導下,幾乎是從頭開始,終於找準了方向,撥正了路子,為以後書風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天道酬勤”。陳秀驥的藝術人生終於翻開了新的一頁。1992年底,他四十歲生日,在如皋舉辦了首次個人書法作品展;其後他又先後在南通,連雲港,揚州等地舉辦過七次個展。2002年,他的作品入選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大展。2003年,與陳秀驥素昧平生的上海《書法》雜誌胡傳海總編向他約稿,終於為他打開了十年未進的大門。他的自作詩行草冊入選第二屆全國行草大展;他出版了第一本自作詩集《五之齋吟草》,出版了《五之齋書法集》,行書冊《陳秀驥書陶淵明詩文》。他被聘為江蘇省國畫院特邀書法家。2004年,他榮獲南通市文學藝術政府獎;七月被評為南通市專業技術撥尖人才。2004年作品入選“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2004年4月,《書法導報》精英出場專版介紹他的書法業績。2004年11月,行草條幅《文心雕龍句》入選當代江蘇書法精品晉京展,2005年初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白首始作金陵客,江邊一笑無人識”。2005年,他從江北小城舉家遷居六朝古都南京。在位於南京鳳台南路的“五之齋書法工作室”,我們又一次見到了陳秀驥先生,年近花甲的他成了一名日漸成熟的藝術家。2007年九澤龍書畫研究協會在北京成立。唐國強任主席,陳秀驥與趙嘉符,張坤山,胡抗美,張清智,路世明,毛選選,陳澤坤任副主席。2009年,《陳秀驥楷書〈弟子規〉》、《陳秀驥隸書鄭板橋自敘》,《陳秀驥隸書鄭板畫竹記》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陳秀驥的書法,以行草,隸書見長。間爾有篆籀之作,亦古樸秀潤,若信手拈來。有人曾稱讚他的字不溫不火,有儒雅休閒的書卷氣。已故南通大學教授,著名藝術評論家周溶泉先生評其字:“墨氣四射,筆態生姿”。“他的行草,氣勢奔放,恣肆狂縱,富有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顧啟教授評價:“秀驥真,草,隸,篆四體皆備,尤以行草見長,觀者駐足,行家稱善。用古代書論“橫風疾雨”言其清勁俊拔,飄瓢不凡來評價,不為言過。”是的,在五之齋書法工作室,從他的許多作品中,我們看到二王的妍美,顏魯公的沉雄,懷素的跌宕,張旭的狂放,楊凝式的靜穆,米沛的豪放,黃庭堅的開放。閱歷有了,學養有了,心境有了,其作品怎能不令人感佩,敬服。“獨坐堂階天高月滿,忽被書冊古到今來”。書家以文史營養,此乃行家共識。陳秀驥讀書甚多。自雲“獨坐堂階天高月滿,忽被書冊古到今來”。他的作品涉獵《周易》,《詩經》,《孟子》,《莊子》,陶潛,劉勰,李白,杜甫,蘇軾,王冕,關漢卿,朱柏廬,沈周,石濤,袁枚,鄭燮直至魯迅,于右任的詩文,可謂博覽級觀。當代著名書法家,中國新聞學院古典文學教授林岫說過:書法家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書法作品除卻筆墨技巧,說到底,是書法家理想追求,學識修養和氣質情感的載體。如果一個書法家筆下儘是前賢詩詞,錄完唐宋錄明清,看不到當今書法家對時代鮮活的感悟和心聲,如何高揚當代書法家的藝術個性?當今,書家抄錄古人成句的很多,能寫自家詩文的甚少。陳秀驥不僅善書,還擅長作詩。“五之齋頭詩,長嘯乾青雲,高蹈風塵外,佳句挹清芬。既有五柳意,復作謫仙吟,東坡豪情在,隨園行靈真。”這是顧啟教對陳秀驥詩作的評價。他的作品多為其自作詩,或寫其人生,或伏其悲歡,或述其所悟,皆為性之所至,情之所遣,涵養之所發,信念之所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