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蘭[青島即發集團董事長]

陳玉蘭[青島即發集團董事長]

陳玉蘭,中國女性常用姓名,在中國文化里玉蘭花代表著報恩,玉蘭因花朵美麗、花色清新、花香雅致、花姿可人,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顧中國人喜歡為女兒取此名字。此姓名自古有之,比較著名的有唐代詩人、青島即發集團董事長、浙江師範大學教授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姓名 陳玉蘭 代表團 山東

性別 女

民族 漢族

籍貫 山東即墨 出生年月 1941.05

黨派 中共 參加工作年月 1955.10

學歷 高中 畢業院校 即墨職業學校

學位 所學專業

現任職務 全國人大代表

主要事跡

一頭花白的齊耳短髮,一身樸素的藏藍色西裝上衣,一口地道的即墨方言,一臉謙和親切的笑容——坐在記者面前的這位,就是有著50年的出口歷史、全國最大的發製品、針織服裝出口生產基地的青島即發集團董事長陳玉蘭。樸實,是年過六旬的陳玉蘭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身為董事長,衣著打扮卻和鄰家老太太沒什麼區別,甚至很難聯想到她和一個有著26億元資產 、名聲赫赫的民企有何關係;30年的時間,即墨縣城一個制發小廠,愣是在她的手裡變成了中國民營針織巨頭,職工從200名擴大到1萬多名。她走出的這條新“絲綢之路”,把即墨和世界各地的30多個國家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30年前:硬道理中殺出的領頭羊

談起 30年來的“發家史”,陳玉蘭感慨依然透著樸實:“即發的今天,不是因為有了個陳玉蘭,而是因為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了小平同志的發展才是硬道理,有了民族企業30年來從未止息的黃金機遇。”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即發還是一個以頭髮加工為主的集體小廠,1974年,陳玉蘭被任命為生產經營副廠長。而就在陳玉蘭接手生產經營之後,國際化纖假髮開始突飛猛進發展,傳統檔發產品出口滯銷,廠里的效益跌至最低谷。陳玉蘭當時三十剛出頭,憑著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闖勁兒”,她果斷地提出:不跟國際上的衝擊較勁兒,調整檔發生產的出口,開拓別的路子,上新品種的生產線,加快行業拓展。

從那時開始,即發的產品豐富了起來,企業經濟效益直線上升。隨後,陳玉蘭被一致選舉為廠長。

東渡:她第一個走出國門

就在企業擺脫困境、抬頭起步的關鍵時候,1981年初,受出口配額的限制,當初把企業從生死線上拉回來的主導產品勞保手套一度停產,企業又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

“還得另尋他路!”陳玉蘭在心裡暗自發狠。當時國家提出“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經過國內外的多方考察,她獲得了一條重要信息:國際市場純棉針織內衣供不應求!

1981年,她毅然去日本,這也是即墨的第一個企業出國學習小組。三個月的學習期不到,陳玉蘭就按捺不住提前回國。1982年,她辦起了即墨第一個來料加工項目,繼而與日本兵庫縣貿易株式會社簽訂了即墨第一個針織內衣補償貿易項目,企業實現了跨行業經營的關鍵轉移,年產值從幾百萬元發展到了上千萬元,一躍成為即墨市產值利稅大戶。

“小平同志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一點也不假,我們辦企業的目標就是‘發展發展再發展’,要不是國家提出改革開放,要不是有‘硬道理’作為支撐,即發不會邁出這么關鍵的一步。”作為國內針織行業的“領頭羊”,如今的陳玉蘭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往事仍感慨良多,她告訴記者 ,那既是自己的年輕歲月,又是即發的步履維艱,也是國家的發展見證。

上世紀90年代:即墨因她出了名

即墨市是青島市的縣級市,而在國內外,即墨是有名的“中國針織名城”,即墨人都說,即墨市能出名,陳玉蘭功不可沒,沒有即發集團這個“龍頭”,“針織名城”就沒有含金量。

這話並不誇張,1993年,陳玉蘭與世界 500強企業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共同設立青島貴華針織有限公司,後來又與另一家500強企業日本日綿株式會社合資設立青島中綿針織有限公司;1993年,陳玉蘭奪得了自營進出口權,針織品出口地由單一的東歐市場拓展到日美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7年,即發改制為民營企業。一路走下來,共組建合資合作企業18家,其中與世界500強企業舉辦合資企業5個,形成了紡紗、織布、染整、印花、服裝加工、包裝輔料一條龍的針織服裝產業鏈,出口世界 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眼下:借金融風暴“走回來”

今年,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讓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深受影響,南方地區的製造加工出口企業,一夜之間就倒了上萬家,國內紡織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寒冬。

“難關是得度過,但還是得找發展的路子。”幾經起伏的陳玉蘭對每次困境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她告訴記者 ,要挺過這次經濟寒冬,必須得啟動國內市場,從外向型的“走出去”到內向型的“走回來”。

陳玉蘭說,內向轉型,並沒有脫離發展的步伐,當前國家也大力刺激內需,而即發也在尋求內需。在預約採訪時,陳玉蘭就一直奔波於濟南、北京、上海、天津之間,目前,即發這些城市的布點已經全部啟動。

“已經快70歲,總有退下來的那一天,但我相信,即發會一直發展下去,這是個誰也改變不了的硬道理。”陳玉蘭攏攏耳邊的頭髮說道。

65歲,中共黨員,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青島即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她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優秀女企業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個人、齊魯巾幗十傑、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優秀經營管理者等榮譽稱號。

敢作敢為 她兩度挽救企業

陳玉蘭的創業寫滿了奮鬥,充滿了艱辛。1974年,陳玉蘭被任命為生產經營副廠長。當時,受國際化纖假髮的衝擊,全國人發行業普遍不景氣,傳統檔發產品出口滯銷,效益低下。具有開拓精神的陳玉蘭果斷提出:壓縮檔發生產出口,實施品種更新換代,加快行業拓展。由此,勞保手套、教習假髮、玩具假髮、男女假髮等系列新產品一舉打入國際市場,企業經濟效益直線上升。

全體職工看到了陳玉蘭的創新精神和領導才能,一致選舉陳玉蘭為廠長。正當企業擺脫困境、抬頭起步的關鍵時候,1981年初,受出口配額限制,企業主導產品勞保手套一度停產,企業又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她帶領三名職工赴日本考察學習,詳細地進行了來料加工項目的諮詢論證。於1982年成功地開展了即墨第一個來料加工項目之後,1984年又成功地與日本兵庫縣貿易株式會社簽定了即墨第一個針織內衣補償貿易項目,使企業邁出了跨行業經營的關鍵一步,更使企業從每年幾十萬元的銷售產值,發展到了上千萬元,一躍成為即墨市產值利稅大戶。

1987年,國家實行“撥改貸”政策,對輕紡出口產品重點項目採取招標制。在陳玉蘭的努力下,成功使公司的針織項目中標,爭取到資金370萬元,並且利用日本政府“黑字還流”貸款300多萬美元,使技改項目順利實施。

上新創新 讓企業勇立潮頭

“發展發展再發展,保持企業基業常青”成為陳玉蘭奮鬥的最高目標。從1984年到2005年,陳玉蘭帶領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出口創匯穩步快速增長。進入2003年,實現各項經濟指標位居中國針織行業綜合競爭力第一、中國針織服裝出口排名第一、中國針織行業經濟效益排序第一,名列山東省工業企業(集團)百強企業、全國進出口最大的200家企業、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在陳玉蘭的精心策劃和努力工作下,即發集團目前已與世界500強企業舉辦合資企業5個,實際利用外資7000多萬美元,形成了紡紗、織布、染整、印花、服裝加工、包裝輔料一條龍的針織服裝產業鏈,年產量達到1億5千萬件,出口世界20多個國家。2000年開始建設的即發針織生產基地,累計投入10億元,有9箇中外合資項目投產,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促進了企業規模的快速膨脹。建立了全國針織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平均每年開發新技術上百項、新產品上千種,集團銷售收入的27%、利潤的30%以上來自於技術創新。“即發”牌甲殼質纖維保健針織內衣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專利。高彈針織服裝面料定型技術、成衣染色技術等成為即發集團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技術優勢。

誠信求實 管理做活大市場

多年來陳玉蘭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國際先進管理經驗緊密結合,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誠實守信的即發特色的管理文化,創立了適合自己企業實際的“全方位質量管理法”,即:對以產品質量為核心的工作質量、工程質量、成本核算、現場管理、市場行銷等全方位進行量化、分解、控制、考核,最終實現質量目標,形成了即發特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最具即發特色的是他們總結推行的“1235質量保證法”,即:“一評、兩比、三不、五確認”,並通過開展民眾性的勞動競賽來貫徹落實,得到了國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在同行業率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國際環保體系認證和綠色環保標誌產品認證。

陳玉蘭堅定“市場共同開,有錢大家賺”的經營意識,把貿易往來中建立起來的友誼融入到生產經營中,在鞏固日本、美國市場的基礎上,及時開發了俄羅斯、中東、歐洲、南美等市場,先後在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貿易公司和辦事機構,與沃爾瑪、家樂福、GAP等多家大公司建立了長期商務合作關係,“即發”牌針織服裝聲名鵲起,銷量快速遞增。

愛心無限 她是民眾的貼心人

在陳玉蘭的領導下,即發集團為國家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她個人也獲得了國家和省市多項榮譽稱號。但是,她與職工民眾打成一片的作風也沒變。職工患重病住院,她派專人接送治療。對需要救助的職工,她帶頭捐款。退休職工過生日,她派人送去生日蛋糕,或親自登門看望。只要不出差,職工們總能在車間班組看到她的身影。

她經常帶頭參加對社會有益的活動。2002年以來,陳玉蘭所在企業向當地殘疾人、農村大病醫療、學校以及災區等捐款就有300多萬元,職工義務獻血12萬毫升,向災區捐衣物10萬餘件。被當地政府授予“愛心捐資助殘特殊貢獻單位”、“扶殘助殘先進單位”、“無償獻血工作先進單位”、“捐資助學先進單位”、“尊師重教先進單位”。

陳玉蘭領導企業在即墨、沂水、泰安等地區建立男發塊加工分廠70餘個,通過發展協作配套企業、廠外加工等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2.5萬人,每年投放到農村的加工費就有1.7億多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