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說他平凡,滿頭的白髮,慈祥的笑容,寒酸的打扮,就像是一位地道的農家老伯。說他不平凡,陳炳炎投身公益事業19年如一日,無怨無悔,自己和家人過著樸素得近乎寒酸的日子,卻把掙來的錢大把投入慈善事業。
瀋陽都市晚報曾在前幾年以“負債300萬元捐款的富翁”對他進行報導,報導講述了陳炳炎借錢捐款,省吃儉用還債。再捐款再借錢,再還債的慈善歷程,在這背後,有誰知道,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酸和磨難。酷愛寫詩的陳炳炎在詩中寫道:“久困初富本別丟,勤儉撲實傲不留。致富如不扶貧困,如水空流不載舟。”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陳炳炎的心揪緊了,那時他剛買完兩台車,資金周轉起來非常困難,可是想到災區人民,陳炳炎硬是用2分錢利息借到10萬元錢,急忙通過民政部門匯給災區,陳炳炎飽含深情地寫道:“震似虎口向蜀開,廢墟無情將人埋。一方有難八方助,捨死忘生斗天災,血指疼痛眉不皺,笑看難友救出來。老天無情人情在,情滿人間百難開。”
陳炳炎不抽菸、不喝酒、不打麻將。他感冒時,連貴一點的感冒藥都捨不得吃,陳炳炎和老伴給食堂買菜,幾十斤的菜他和老伴抬著回家,也捨不得花兩元錢坐神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對自己和家人節衣縮食的老人,卻在19年間為社會提供善款近千餘萬元,他幫助了許多念不起大學的孩子,幫助了許多弱勢群體。陳炳炎捐資修建了13所希望國小。陳炳炎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母親的遺願就是:小孝孝庭圍,大孝孝天下。
1998年江南發大水,陳炳炎將當年打下的10萬斤大米全部捐給災區。他常年捐助三所敬老院和一所社會福利棄嬰院。
2000年陳炳炎從瀋陽到阜蒙縣經營客運,在自己資金嚴重困難的情況下,他還為當地老百姓讓利經營,從2000年至今,陳炳炎為客客沿線老百姓讓利上千萬元,並捐助了客運沿線無數生活貧困的村民,看不起病的,種不上地的,回不了家的,上不了學的……陳炳炎每次都慷慨相助,無聲地幫助弱者。
獲得榮譽
2007年他曾獲得中華慈善行為楷模獎提名獎,中國民政部王振耀司長曾為他題字“慈善事業的先行者”。他,就是陳炳炎。今年他又捧得2008中華慈善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