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誌記載
《長陽縣誌》(1992年版,第725-726頁)記載:陳明治(1927--1978),男,湖北宜都潘家灣區白馬溪村人。民國26年進潘家灣國小讀書,繼入宜都縣中、重慶青木關戰時學生收容所國中進修班、重慶青木關中大附中、湖北省立武昌一中就讀。1937年,考入湖北省農業學校,一年後輟學。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赴宜昌學習,繼分配到秭歸縣國中教書。1953年8月,調長陽縣國中任教。
陳到長陽,專事生物教學,任生物教研組組長。1955年被評為學校甲級模範及縣工會工作積極分子。同年10月,在長陽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上被選為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2月,被評為出席湖北省中等教育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代表,同年,當選為湖北省第三屆政協委員和縣科普協會常務委員。
1959年,陳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72年又以“翻案”罪名被開除公職,留校勞動。1978年去世。1979年4月,中共長陽縣委研究決定,撤銷1959年4月5日的結論,恢復其政治名譽。
陳執教長陽,多有建樹。1956年,親赴大堰鍾家灣,發現人類人猿骨上頜骨化石一枚,上附牙齒二枚,經中國科學院古人類古脊椎動物研究室鑑定為18.5萬年的古人類化石,定名“長陽人”。
1956年,陳在縣中(今長陽第一高級中學)建生物園一座,園內餵有“雲昌”、“約克”和鄂西大黑豬。養有“九斤黃”、“澳洲黑”和“來航雞”、北京雞、安哥拉兔、意蜂和豚鼠等。以此為基地教學生,做實驗,講解各種生物習性,傳授科學餵養和良種繁殖的知識。
同時,為教好植物課,又建起試驗田,專事教授引進良種的繁育、雜交良種的製作以及同樣品種不同肥料不同耕作程式的對比試驗等等。一次,龍舟坪鎮後山村發生風災,一田裡抽穗的玉米被颳倒。陳見狀即帶著學生進行人工扶苗,人工授粉,這一年後山村的玉米出人意料地長得粒狀籽滿,一時在縣內傳為新奇之談。
陳畢其一生,忍辱負重,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對紅薯的越冬管理以及雜交牲豬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成果。還同縣食品公司獸醫一道,解決了孕豬死胎的問題。他為長陽教育事業和科普事業做出了寶貴貢獻。
發現“長陽人”
1956年,鍾家灣一帶農民在龍骨洞大掘“龍骨”出售,其中掘得一具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可是不幸得很,它在大夥的把玩中跌碎了,隨之也就被委棄在“龍骨”堆中賣掉了。訊息輾轉傳到了陳老師的耳中,一種科學的求索欲和強烈的事業心,頓時催促這位生物教師迅速登程。他帶著四個學生,風塵僕僕趕到鍾家灣,可是人的頭骨化石是再也找不到了。然而,從“龍骨”堆里,他竟然幸運地覓得了一塊人的上頜骨及附著的一枚牙齒化石。嗣後,中國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研究室賈蘭坡教授一行來到長陽,在有組織、有秩序的細心發掘下,終於又發掘出了一枚牙齒。就是這兩件稀世珍寶,把“長陽人”從數十萬年前的地底喚回了人間!潘光旦調查日誌
陳明治為了生物教學積極蒐集標本(潘光旦)(1956年12月9日,星期日,長陽,陰轉晴。)縣立國中生物教員陳明治(湖北省政協委員)前來談怎樣發現古生物化石洞(其中有原人齒、顎等)和白蓮教遺洞的。陳明治是聽學生說,附近也在挖洞,但馬家祠堂那裡挖的是有關白蓮教的,挖出鳥槍、子彈殼、銅炊等,陳再向一位鄉幹部了解時,他否認挖出的物品里有槍、彈。
陳明治老師說,我是教生物的,總想理論聯繫實際,開展實物教育。可是直觀教具缺乏,於是自己動手做標本,經驗、知識漸漸豐富,由動植物標本進而到蒐集化石。我經常教學生如何認識化石,動員他們尋找,漸漸蒐集到三疊紀的三葉蟲、揚子介、石燕、海果核、珊瑚等。後來又想去發掘人類進化標本,想找恐龍、猿人化石等,於是發動學生到處打聽。我們縣農村里挖“龍骨”盛行,有名學生聽說百多里外一處石壁,上面有一個洞,有人進去挖過“龍骨”。我認定那裡會有比較重要的化石。
1956年7月間教師下鄉了解掃盲工作和進行工農教育。村裡的人說趙家堰的小坳子黃家埫有“龍骨”,用騾子馱著賣給合作社。當中藥材賣,真可惜了。當時我們教學正忙,函授學校又集中學習,沒去成。那時專署也已發現,通知了文化科,可是縣幹部認識不夠,保護不力。仍有人在挖在賣。在鄉里時,有人拿來尖齒象的化石,一排排的像子彈,我看像是恐龍,於是決定去了解。
8月,我與潘秀堂老師和兩名學生趕去,先到趙家堰區,區幹部見過一個像猴子的頭殼,眉骨高,下顎突出,已被收購。次日即去初級第三合作社,合作社以為是龍的頭骨,是吉祥物,主任把它洗淨保存,大家來觀看。有兩個婦女爭看失手打碎了,就放在大堆里賣了。我們又分工去合作社、供銷社等收購單位,我見到一個半邊的上顎,有一大一小兩個臼齒和一個犬牙一個門牙的齒床,我很高興,包好放在袋中,這次以這個收穫較大。我去專署開會,要求請假尋找化石,給我4天假。我們去趙家堰的黃家埫,洞很大,有些化石凝固在石鐘乳里,挖不動,很幸運的又找到一個犬齒,我們又買了90多斤“龍骨”帶回學校做標本。這是“長陽人”發現的大體經過。
在長陽趙家堰洞穴中找到的“長陽人”化石是中國早期智人化石。地質年代屬更新世晚期,遲於馬壩人,早於丁村人。化石有左側上頜骨一部分和牙齒三枚(二枚附於齒槽,一枚單獨)。我們寫了報告給縣文化科,要求禁挖“龍骨”,又向北京送標本。後來有湖北日報鄭記者來訪,湖北省派文管局毛再善同志來了解,見到化石破壞嚴重,很氣憤。縣委通知全縣學習,加強對化石的認識,誰破壞,誰負責。接著又發現多個埋藏有化石的洞,其中有的洞發現有猿人痕跡。現在中央也來了專家。
今天,陳明治老師又帶我們到縣人委隔壁的縣立國中生物室去看他製作的生物標本。生物室里擺放著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標本,他拿出一些在其他地方比較難得見到的飛鼯、九節狸、冠魚狗等給我們看,標本都做得很好、很生動。陳老師說,飛鼯比較罕見,是哺乳動物,樣子像松鼠,前後肢之間有寬大的薄膜,尾長,群居,在高山岩上做窠,也住喜鵲窠,拔自己的毛墊窠,胎生,它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爬到高處的樹上,張開四肢,薄膜展開,可從高處向下滑翔飛行,一邊飛,一邊叫,它的糞粒叫血淋子,老鄉叫它“催生子”,認為產婦披著它的皮生育時容易生下來。冠魚狗屬魚狗科,比翠鳥大,頭上有冠,以垂直入水捕魚為食。本縣的大山里,虎、熊、野豬、野貓、狐狸,各種鳥類都有。昆蟲種類也多,60多年前,英國一位世界知名的生物學家來過此地,老年人都知道,他在這裡採集了許多蝴蝶回國。他寫了一本書說,在宜昌之南三天路程,有一處地方,南邊是森林,北邊是草地,是各種昆蟲集中之地。我國山東大學昆蟲學家李傳隆來到這裡,尋覓了好幾天,沒有找到該書上所說的地方,但是也蒐集到300多種昆蟲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