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文如其人,品讀了這本散文集,也就知曉了作者的人生。第一部分《綠色的足跡》,記錄了作者在八年平凡郵遞工作中的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抒發了作者在豐富的人生閱歷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見證了作者在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之際,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郵票的第一次發行而留下的難忘的簽名……第二部分《方寸的記憶》,回顧了作者親歷的中國郵票史上的大事——中國的第二輪生肖郵票、中國與美國首次聯合發行郵票……文風簡約樸實,清新流暢,正如其人。
作者簡介
陳文騏,工人業餘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1960年從北京郵政學校畢業,先在工廠做過兩年電工、鉗工,後又在郵政支局做過8年郵遞員。其間,讀北京電視大學中文系,1965年畢業。1978年調北京市郵政局機關,先後在《北京郵政》報編輯部、局黨委宣傳部、局辦公室工作。1986年調郵電部郵政總局,先後在研究室、經營處、郵票處任職。1994年調任郵電部郵票印製局局長。2000年任國家郵政局郵票印製局黨委書記。2003年退休。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業餘文藝創作,寫過詩歌(歌詞)、散文、隨筆、小說、電視劇本、電影劇本等。
圖書目錄
我的終身愛好——兼作自序
綠色的足跡
沙灘——漢花園抒情
年喜
1964年的第一個早晨
戰鬥的清晨
雨衣
同仇敵愾
山鄉郵遞員
麥場送報
虹
電波的速度
手挽手,肩並肩
冬夜
想
北海春深
氣門芯
鼓浪情思
夢桑蓮
難忘的簽名
濠江方寸情
朱家角的“胖胖”
煙雨灕江一春夢
綠衣人的心意
小山村的夢
純淨如水——想文喬
小豫哥,你聽我說
此情綿綿無盡期
我曾“演”過話劇
瓊島茶意濃
扎龍那首歌
延河在我心中流
無聲的都江堰
我與蜜蜂有點緣
久遠的佛光
走出來的文字
茶·文化及其他
方寸的記憶
記郵票銘記的一次重大改變
第二輪生肖郵票的回顧
從《太湖》郵票到與生肖集郵結緣
與《鶴》相伴的日子
“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
郵票紙的故事
我經歷過的兩屆郵票圖稿評議委員會
後記
圖書文摘
這場演出令我終生難忘,引領我走上了欣賞古典音樂的道路。但我並不真懂古典音樂,缺乏這方面的常識,聽不出什麼門道來,只是覺得好聽、喜歡聽而已。我讀了李嵐清同志關於古典音樂的書,覺得很奇怪,他作為黨和國家的一位領導人,工作非常繁忙,怎么還有時間去研究古典音樂,著書立說?我也看過肖復興先生寫的一些關於古典音樂的隨筆,為他的音樂造詣所折服。比起他們來,我大概連個“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名號也不夠吧。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為引進先進設備訪問德國,曾利用訪問中的假日去拜謁波恩的貝多芬故居,不巧的是故居正在修繕,沒能進去參觀。此後,我以這次經歷寫了一篇題為《尋找貝多芬》的散文,收錄在北京工人老作家的作品合集《五月榴花》中。書出版後,我送給德國格貝爾公司亞洲銷售經理阿德勒先生一本。因為我跟他打了幾年交道,已經成了朋友,而且,文中還寫到了他。阿德勒接過書十分驚訝,他說沒想到他一個普通德國人的名字竟然出現在中國的書里。後來,他回國後,找懂中文的人幫助他找到了那一頁,打開,固定住,當作貴重的紀念品擺在家中收藏櫃的顯眼處,供來他家的人們觀賞。我在德國多次打聽貝多芬的故居,所以,跟我接觸過的德國人都以為我是古典音樂愛好者,是貝多芬的“冬粉”。他們送了我一套由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貝多芬全套交響曲的CD糟,我至今仍然珍藏著。
1998年,中國音樂家協會要為著名作曲家呂驥同志90誕辰舉辦一場音樂會,但缺少資金,就通過熟人找到我,希望我們企業提供贊助。我們研究後,為這場音樂會提供了贊助,為此,我有幸見到了時任中國音協黨組書記的著名歌唱家吳雁澤先生。吳雁澤是我特別喜歡的男高音歌唱家,能和他相見,我是格外地興奮,我們敞開心扉,談起了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