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氣象局陳忠明
曾任四川氣象局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現任貴州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正處級),工作分工:協助黨組書記、局長分管預報預測、氣象服務、科研、規劃、計畫財務、氣象學會、人工影響天氣等工作。分管科技減災處、計畫財務處。聯繫省氣象台、氣候中心、山地所(氣象學會)、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中心(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貴陽市氣象局、畢節地區氣象局。
2009年,掛職貴州省長順縣縣委副書記,省直扶貧隊隊長;掛職期一年。
北京大學陳忠明
陳忠明,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7月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隨即留校工作,1996年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做訪問學者,1998至2000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任文部省先端研究中心(COE)客員教授和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研究員。多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訪問過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歐文分校、戴維斯分校、加州理工學院、威斯康星大學和喬治亞工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也邀請了國際大氣化學家來訪。負責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和863課題等科研項目十餘項。主要研究大氣化學以及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以探索“大氣化學變遷與氣候變化相互作用規律”為科學目標,採用實驗室模擬與外場觀測相結合的手段,研究各種物質在大氣中遷移轉化動力學和機理,深入系統地研究揮發性有機物(VOCs)、含硫含氮化合物、氯氟烴(CFCs)替代物等與光化學煙霧、酸沉降及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物質的大氣氣相和多相反應規律,並現場觀測研究大氣過氧化物、醛酮化合物和自由基等活性中間體物質濃度水平和時空變化規律,在國際上形成了以“大氣氧化能力”為核心的大氣化學研究特色,為環境管理和決策以及氣候變化對策提供科學依據。取得的重要學術成就有:(1)提出了HFC152a作為一種CFCs替代物具有重要的全球環境與氣候安全意義;(2)提出了二氧化硫在大氣顆粒物上非均相氧化反應是硫酸鹽形成的一個重要途徑;(3)提出了大氣有機物水相反應可能被嚴重低估的學術思想;(4)開發了大氣過氧化氫和有機過氧化物測量技術,提出了過氧化物在大氣氧化劑循環中具有關鍵作用的學術思想。已發表國內外期刊和會議論文80餘篇。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合編《環境化學教程》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二等獎。任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Chemistry》編委,中國光學學會學術期刊《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編委,中國氣象學學會大氣成分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歐洲地球科學學會(EGU)會員,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會員。堅持國際一流標準培養學生,經常與學生一起做實驗和探討科學問題,多次派學生到美國出席國際重要學術會議,鼓勵學生在環境或相關領域就業。
四川省氣象局科技發展處研究員
個人簡介
所在部門:四川省氣象局科技發展處
職 稱:研究員
出生年月:1964年
陳忠明,男,研究員,生於1964年,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現任四川省氣象局科技發展處處長,四川省氣象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氣象局正研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氣象局副研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從事天氣動力學領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尺度天氣動力學與災害性天氣預報技術、中尺度動力學與數值診斷。
在研項目
1.斜壓熱動力藕合強迫激發散度演化與暴雨維持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675032),負責人
完成項目
1.長江上游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監測網路與資料庫建設,科技部基礎性專項,負責人,2001-2004
2.大氣運動非平衡動力強迫與中尺度系統發生髮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275017),負責人,2003-2005
3.西南低渦發生髮展研究,第二次高原氣象科學試驗研究專題,科技部攀登項目,專題負責人,1996-2000
4.大氣運動非平衡強迫與災害性天氣預報,四川省跨世紀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負責人,1997-2000
學術專著
1.長江上游暴雨科學試驗與理論研究,氣象出版社,1997,參加編寫(近兩萬字)
發表論文
1.大氣中幾類孤立波的一般解,中國科學(B緝),2002,SCI收錄期刊,獨著。
2.大氣內部非平衡強迫與暴雨診斷,科學通報, 2002,SCI收錄期刊,獨著。
3.對流雲團與低空急流耦合相互作用研究-雲團再生和維持的一種機制,大氣科學,2005,一級期刊,獨著。
4.暴雨激發和維持的正、斜壓強迫機制的理論研究,大氣科學,2007,一級期刊,獨著。
5.大氣運動非平衡強迫與“98•7”暴雨雲團環境場的中尺度特徵,氣象學報,2003,一級期刊,第一作者。
6.濕斜壓大氣中暴雨中尺度系統發展的一種機制,高原氣象,2007,核心期刊,獨著。
7.一次持續性暴雨過程的平均特徵,套用氣象學報,2006,核心期刊,獨著。
8.對流、濕度鋒與低空急流的耦合-持續性暴雨維持的一種可能機制,熱帶氣象學報,2007,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獲獎情況
1.青藏高原背風坡對流雲團發生髮展的環境場特徵及預報研究,1993,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人
2.西南低渦發生髮展的天氣動力學分析及移動路徑研究,1995,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主研人
3.大氣運動非平衡動力行為與災害性天氣預報,1997,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人
4.MICAPS系統地級業務開發研究,2000,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人
5.1997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6.2003年,獲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
7.1997年,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