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歷程
新中國成立前
1947年在哈爾濱大學學習時被任為哈大文工團創作組長。1948年在東北文教隊任演出委員會主任兼創作組長,開始專業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
所創作的歌劇《立功》(創作組集體創作),從哈爾濱、瀋陽演到北京城,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觀看了演出。 因創作有成,1951年在瀋陽市青年代表會上被選為瀋陽市模範青年。
1952年,在東北藝術劇院工作時,因創作成績突出,被選為瀋陽市模範青年。
1954年回響青年作者到工農兵當中去落戶的號召,全家遷入鞍山市,為深入生活,在鞍鋼二煉鋼工地擔任黨總支副書記。不久,因工作需要,調任鞍山市文聯秘書長(後為副主席)。1956年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59年被一個愛情故事所激發,寫成了一篇8萬字的中篇小說,初版4.5萬冊書,月內全部售馨。正要再版時,一場對小說《出路》的批判開始了。強加的“莫須有”罪名是“美化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過分地渲染男歡女愛,將青年引入歧途。”持續一年多的批判使寫“出路”的人迷失了出路。此後又經受了對話劇《風華正茂》(陳淼、陳嶼合著)的嚴厲批判。
改革開放以來
粉碎“四人幫”,創作大解放。1978年,陳璵寫出了多幕諷刺喜劇《白卷先生》全國百餘劇團上演,榮獲中共遼寧省委及省革命委員會嘉獎。1982年出版45萬字的革命回憶錄《地下烽火》(李維民口述、陳璵整理),獲遼寧省文學獎第一名。1984年出版78萬的長篇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在全國引起轟動,立即在中央電台連播,並搬上銀幕。這一力作獲省文學創作一等獎; 同名電視劇獲全國飛天一等獎。同年,陳璵、陸中成合寫的多幕話劇《人生在世》又獲省戲劇創作獎。1995年陳璵、翟貞華合寫的多幕話劇《鼓王》,獲遼寧省藝術節金獎;1996年《鼓工》又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新劇目獎。
現任職務
陳璵曾任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是省第五、六屆政協委員,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現為省作家協會顧問,國家一級作家。他在精心創作的同時,滿腔熱忱地培養文學新苗,為繁榮鋼都鞍山的文學創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