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秀[中國第一代女大學生]

陳定秀[中國第一代女大學生]
陳定秀[中國第一代女大學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個世紀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國文專修科有四名女學生,在五四運動中為婦女解放獨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頭,遊行集會,開中國女子參政之先河。由於她們興趣相同,學術相討,生活相共,著統一裝束,參加各種組織,編輯刊物,時人稱為"四公子"。1923年,廬隱以"四公子"生活為題材,創作了小說《海濱故人》,小說中露莎、雲青、玲玉、宗瑩分別指廬隱自己、王世瑛、陳定秀和程俊英先生。1990年在那個炎熱的夏天,九十高齡的程俊英教授在華師大一村的陋室內創作了《海濱故人》的續篇《女生·婦人"五四"四女性肖像》。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用女作家蔣麗萍的話說"繽紛美麗,不勝淒涼"。程先生逝世至今又十多年了,美麗而淒涼的故事已經成為過去,而"四公子"為婦女解放自由獨立而追求的精神卻一直流傳,直到永遠。它體現了"五四"以後女學界的自強不息和爭取婚姻自主的精神。

基本信息

她是從顏家巷走出去的

陳定秀[中國第一代女大學生] 陳定秀[中國第一代女大學生]

十九世末,美麗的江南水鄉蘇州走出了一位中國第一代女大學生——五四運動的新女性,“四公子”之一陳定秀。陳定秀,小名,秀之。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農曆五月初二)(1900.5.29)。生於崑山陳墓鎮(今錦溪)下塘街陳敦和里。當時的陳家在鎮上稱得上是首富,書香門第,歷代人文輩出,其曾祖父陳竺生(松瀛)為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舉人。其父陳百川(文海)也是飽讀經書,滿腹經綸,膝下多人出洋留學。

因此,《養素堂》的孩子不論男女都要受到教育,都得讀書。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維新、洋務運動給世紀初的中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盪,也給悠閒寧靜的江南小鎮帶來了思想觀念上的巨大衝擊,鄉鎮間的一些有識之士,已漸漸感到寧靜的田園阡陌並非是他們永遠的樂土,於是紛紛離開鄉土,進入城市,繼而告別傳統的私塾教育,為子女們尋找新式教育。在此潮流下,陳家在蘇州顏家巷買了一處寬大的宅院。陳家的子女們也陸續來到蘇州,被送到當時蘇州城裡有名的草橋中學,景海女中,振華女中,接受新式教育。清朝末年,廢科舉,學習外國的學制而興辦學校,北京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只許男子入學。後來又在都城及大城市各辦一個女校,北京只有女子師範一所,該校附屬國文專修科,是大學性質的,當時全國也只有這一個專修科。

投身五四運動

陳定秀從小聰敏好學,江蘇省立蘇州第二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從報紙上的廣告得悉,北京國立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國文專修科招生。於是就報名去參加考試,後被江蘇省教育廳保送入學。1917年秋,18歲的陳定秀在弟弟陳定達(陳三才1916年保送入清華學校)的陪同下亠起北上,赴北京西單石駙馬大街紅樓當了李大釗、胡適、陳中凡和魯迅先生的學生。

1919年,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改為北京國立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專修科改為國文部。1922年,北京國立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改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許壽裳。魯迅先生也開始到女師大任教。

當時的校長是方還(崑山人)。這個人思想比較陳腐、守舊,那時他已五十四歲。因學生參加五四運動,方校長把責任推到級任老師陳中凡身上,激起同學們的公憤,1919年6月29日召開驅方還會議,商討驅方策略,起草驅方宣言和上教育部次長書,數方干涉本校同學“五四”遊行等十大罪狀,還將驅方宣言付印散發。方還知道後不敢到校。7月7日,教育部正式免方還職,委毛邦偉先生擔任校長。毛還未到校就職,學生代表就到他家提出下學年希望聘請的教師,主要是李大釗老師和陳中凡老師。

由於這個轉折點,使陳定秀等有機會參加五四運動的行列,從此開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學的洗禮。1919年五四運動的第二天,上午上課,級任陳中凡老師在講台上嚴肅地對同學們說:“五月一日和二日兩天,開巴黎和會,日本人在會上橫蠻無理的要求承繼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如果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拒絕出席和會”。這就激起了北京各大學學生的公憤。5月19日,北京全體學生大罷課……

“四公子”與話劇先驅

四公子——有革命先驅李大釗 四公子——有革命先驅李大釗

五四運動後,她們班級出版了一本《文藝會刊》同學們都寫了文章和詩歌在該刊上發表,當時影響最深的是蘇梅(字雪林,居台灣,大學教授)《戲贈本級諸同學》長歌一首,其中一則涉及“四公子”:“子昂翩翩號才子,目光點漆容顏美,圓如明珠走玉盤,清似芙蓉出秋水(陳定秀)。亞洲俠少氣更雄,巨刃直欲摩蒼穹。夜雨春雷茁新筍,霜天秋淮搏長風(黃英君自號亞洲少俠)。橫渠(張雪聰)肅靜伊川少(程俊英),晦庵(朱學靜)從容陽明峭(王世瑛),閩水湘煙聚一堂,怪底文章盡清妙。”以詩句來形容“四公子”中定秀之美、廬隱之雄、世瑛之俏、俊英之少。陳定秀和俊英、廬隱、世瑛友善,四人志趣相投,學術相討,生活相共,衣服相同,時人稱為“四公子”。為表達她們的友誼,四人各做了一套式樣、顏色、布料相同的衣裳:上面淺灰色的罩衫,下面黑色綢裙,裙子中間橫一道二寸寬的彩色緞花邊。陳定秀在校時在《文藝會刊》上發表了《托爾斯泰之文學》、《吾國教育宗旨之商榷》、《周秦諸子學派述》等論文和《蔡孑民先生講演“國之將來”》、《杜威博士演講“教育哲學”》等筆記。以及撰寫了一些詩篇例如:

秋思

秋日照高林,萱草樹蘭房;臨別叮寧語,銘心敢相忘?

啞啞屋上鳥,反哺情何私!豈無禽鳥心,報答會有期。

南朔雖迢遙,尺素慰所思。兒體如舊日,母心毋念之;

兒食有常餐,母毋念兒飢;兒服有敝裳,母毋念兒衣;

倚閭勿盼望,齧指兒當歸。仰觀雁南翔,遊子心與馳。

1919年3月李大釗在《倫理學》課上倡儀同學演反對封建婚姻的話劇,馮沅君首先提出與程俊英等討論決定,以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為底本,經國文班同學集體創作,改編為五幕話劇,發表於陳大悲主編的《戲劇》雜誌上,李大釗親自擔任導演,陳大悲為之助手,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由李大釗安排主要演員由女學生擔任,程俊英扮演劉蘭芝,馮沅君扮演婆婆,孫貴丹扮演焦仲卿,陶玄扮劉兄,陳定秀扮小姑,陣容得體,各盡所能。台詞各角色負責寫作。當時李大釗語重心長地對這幾位女學生演員說:“這齣戲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1920年年底,《孔雀東南飛》五幕話劇在學校後院東鐵匠胡同的大禮堂預演。全校師生、家長觀看、批評。1921年冬,借教育部禮堂,公演《孔雀東南飛》五幕話劇四天, 李大釗夫婦、李星華、李葆華都觀看了演出。據說魯迅先生也趕來觀看,並予以贊楊。當時的社會,看不起俗文學,看不起藝人,大家對此很反感。戲劇是俗文學,她們決定當戲子演戲,來抵抗社會的惡習。《孔雀東南飛》的劇詞纏綿悱惻,許多觀眾看了都流淚不止。主角演員程俊英在台上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仿佛覺得自己就是劉蘭芝,就是無數被封建禮教害死的婦女冤魂。《孔雀東南飛》雖然是一出歷史劇,但在當時演出,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它的演出成功開了我國最早由女演員演出話劇的先河。

李大釗在導演時說:“不光女的哭,男的也要哭,這齣戲才算成功”。這是中國女學生第一次上台演戲。這齣戲體現了“五四”時代知識界婦女要求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爭取婚姻自由的強烈願望。對千餘年輕視戲曲及俗文學的舊傳統、舊意識作頑強的反抗。

當時李大釗老師擔任《社會學》和《女權運動史》兩門課程,這使學生們開始初步接觸到馬列主義的理論,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的情況,世界勞動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動態。李老師在一次上課時,大聲疾呼的說:“馬列主義給婦女指出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只有社會性質改變,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婦女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放”。

一代才女不幸的人生歸途

1922年夏天,舉行畢業典禮那天,許多老師都應邀到校,談些勉勵的話。李大釗老師說:“你們都是‘五四’新時代的優秀女學生,受過運動的鍛鍊和新思潮的教育。今後,在各人的工作中,千萬不要忘記國家的前途和婦女的命運,繼續前進。……”

畢業前,經程俊英介紹,陳定秀與程樹仁(程俊英的叔叔)自由通信戀愛。1923年5月27日與程樹仁在蘇州訂婚。陳定秀回到蘇州後在母校省立蘇州第二女子師範學校任國文老師。1924年夏,在蘇州完婚,後定居上海。她把家族產業交給丈夫打理。但她的婚姻只抄襲了新式婚姻的外殼,丈夫很快有了外室,陳定秀並沒有提出離婚,獨自撫養四個孩子。解放前夕,先生程樹仁隻身去了台灣。從此,終生離別。程樹仁,(1895-1974)福建閩侯(福州)人。1919年(己未級)清華畢業。同年赴美留學,是中國最早出洋攻讀電影專業的留學生。先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科,以後又入紐約影戲專科學校深造。1924年,與周自齊創辦孔雀電影公司,首創外國影片列印中文字幕的先例,程樹仁擔任譯製工作,第一部譯製的影片是《蓮花女》,這是外國影片配上中文字幕之始,具有開創意義。

畢業後,陳定秀曾協助程樹仁開拓電影事業,改編、拍攝《紅樓夢》、易稿七十餘次。創辦《孔雀特刊》,及“東海”、“西海”兩所大戲院。1924年起,編輯《中華影業年鑑》。該書1927年1月30日由《百代公司》在上海出版發行。據考證,該書是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鑑。

1930年起任教於蘇州女中。7月江蘇省教育廳委任陳定秀為省立蘇州女子師範附屬實驗國小校長。抗戰時期,蘇州淪陷,她四處奔走演講,不遺餘力宣傳抗日救國。她弟弟陳三才(定達)因在滬參與謀刺大漢奸汪精衛未遂事泄,被日偽“76號”特工逮捕,於1940年10月2日被害於南京雨花台。陳定秀與姐姐陳定志等親屬義憤填膺赴寧為從容就義的弟弟收殮,回上海安葬。

四十年代起,陳定秀一直執教於上海工務局女中(上海市第一女中)。生活在憂鬱中的陳定秀1952年因癌症病逝,英年53歲。她學生時代,為追求真理投身五四運動,年輕時代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桃李滿天下。更為可敬的是她獨身在艱難清寒的歲月里,把四個孩子都培養成材,大女兒程佳因畢業於燕京大學新聞系,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碩士學位。二女兒程佳方和小兒子程佳明都在大學畢業後加入革命隊伍(兩位都是離休幹部)。小女兒陳華穗(教授級高工)從小立嗣給二舅陳毓秀(定英)。陳定秀也不愧是天下母親的楷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