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前期

抗戰時期
民國30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第一枚炸彈落到新加坡時,陳南參加胡愈之主持的“星洲(新加坡)文化界戰時工作團”,全力訓練戰時工作幹部。翌年2月,10萬英軍向3萬日軍投降,陳南在民眾掩護亞共產黨(簡稱“馬共”)接上線,參加“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四獨立隊”,在叢林中對敵作戰。32年,部隊缺糧,以野生蔬果充飢,陳南生了熱病,被送回後方根據地養病,任抗日公學校長。33年,公學又被日軍燒毀,遂回司令部主編《民眾報》,兼編馬共機關報。34年日本投降,馬共派他回新加坡做上層人士工作,並籌備出版馬共新加坡市委機關報《新民主日報》。12月,加入馬共(回國後轉為中共黨員)。當年9月英軍登入後,恢復殖民地統治。35年2月15日,馬共領導人民舉行“紀念新加坡淪陷四周年”的示威大遊行,陳南因是《新民主日報》總編輯,與新加坡市總工會盧成等l0人被捕(即“十君子被捕事件”),全馬來亞各地聲援要求釋放,英軍逼使陳南答應以後不再回《新民主日報》工作,不再替馬共辦事,不再寫反英文章,便可釋放出獄。陳南拒絕,說:“我無罪,出獄是無條件的。我年紀不大,才35歲,再坐十年牢也不怕。要我答應條件出去,辦不到!”於是被關押於香港監獄。後經香港地下黨營救,送到廣州。6月,隨中共東江縱隊:比撤至山東煙臺。在等待北撤時,還為《自由世界》、《民主》、《現在》等進步刊物撰稿。
建國後
北撤後,在兩廣縱隊及冀魯豫解放區政治部從事文化工作,1951年10月南下,歷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廣州市西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8年“左”的思想泛濫,被撤銷黨內職務,下放到市局屬下公司辦的工廠當副廠長、廠長,共達20餘年。至1979年始撤銷處分,逝世時還只是行政15級幹部。
評價
陳南一生淡泊名利,從未汁較個人得失,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重要的貢獻。在馬來亞新加坡,被譽為“新馬華新文學第一流道地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