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中國現代作家、新馬華新文學第一流道地作家]

陳南[中國現代作家、新馬華新文學第一流道地作家]

陳南(1911—1983),著名歸僑作家。原名陳壽南,筆名陳南、陳如舊、東方丙丁、陳孑遺、金玉奴等,宜山鎮人。他家原開磨坊,還有30多畝水田,被其父嗜賭好酒抽大煙盪光。7歲時入國民國小,9歲便失學,母親死後,性格更孤僻、倔強。民國15年(1926年)去新加坡,在當地國小任校役,工余借閱書刊、臨摹字畫,奠定以後從事文化事業的基礎。

基本信息

抗戰前期

新加坡作家陳南簽名本新加坡作家陳南簽名本
民國21年(1932年),又回上海,入世界書局抄寄郵封,讀到《北斗》等進步刊物。同年回到家鄉,在國小任教,深感風氣閉塞。23年再去上海,轉赴新加坡華校任教,向各報刊投稿,在文壇漸露頭角。能運用多樣體裁(評論、章回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小調、彈詞、大鼓),務使“引車賣漿之流”“多懂些新時事”和“多認識點國族危機”。民國26至30年間作品,被收入方修主編的《馬(來亞)華(僑)文學大系》達10萬字,方修以為其詩多敘事,有史詩氣派,而雜文則搖曳多姿,富於形象性與散文美。

抗戰時期

民國30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第一枚炸彈落到新加坡時,陳南參加胡愈之主持的“星洲(新加坡)文化界戰時工作團”,全力訓練戰時工作幹部。翌年2月,10萬英軍向3萬日軍投降,陳南在民眾掩護亞共產黨(簡稱“馬共”)接上線,參加“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四獨立隊”,在叢林中對敵作戰。32年,部隊缺糧,以野生蔬果充飢,陳南生了熱病,被送回後方根據地養病,任抗日公學校長。33年,公學又被日軍燒毀,遂回司令部主編《民眾報》,兼編馬共機關報。34年日本投降,馬共派他回新加坡做上層人士工作,並籌備出版馬共新加坡市委機關報《新民主日報》。12月,加入馬共(回國後轉為中共黨員)。當年9月英軍登入後,恢復殖民地統治。35年2月15日,馬共領導人民舉行“紀念新加坡淪陷四周年”的示威大遊行,陳南因是《新民主日報》總編輯,與新加坡市總工會盧成等l0人被捕(即“十君子被捕事件”),全馬來亞各地聲援要求釋放,英軍逼使陳南答應以後不再回《新民主日報》工作,不再替馬共辦事,不再寫反英文章,便可釋放出獄。陳南拒絕,說:“我無罪,出獄是無條件的。我年紀不大,才35歲,再坐十年牢也不怕。要我答應條件出去,辦不到!”於是被關押於香港監獄。後經香港地下黨營救,送到廣州。6月,隨中共東江縱隊:比撤至山東煙臺。在等待北撤時,還為《自由世界》、《民主》、《現在》等進步刊物撰稿。

建國後

北撤後,在兩廣縱隊及冀魯豫解放區政治部從事文化工作,1951年10月南下,歷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廣州市西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8年“左”的思想泛濫,被撤銷黨內職務,下放到市局屬下公司辦的工廠當副廠長、廠長,共達20餘年。至1979年始撤銷處分,逝世時還只是行政15級幹部。

評價

陳南一生淡泊名利,從未汁較個人得失,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重要的貢獻。在馬來亞新加坡,被譽為“新馬華新文學第一流道地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