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以陰囊水腫變紅、發燙、發亮、發硬個明顯壓痛等為主要臨床特徵,可伴有濕熱、血瘀等。其主要病因病機如下。
1、外感濕熱之邪,或因囊癢搔抓,外傷染毒,一直濕熱火毒侵襲入里,蘊結於陰囊,而成本病。
2、飲食不節,過食膏梁厚味,恣啖生冷,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循經流注,濕熱毒邪凝結於陰囊,氣血墜滯,不通則痛,濕熱蘊結,熱勝肉腐則為膿。而見陰囊紅、腫、熱痛、等。
3、跌打損傷,絡傷血瘀,如淤血不能消散吸收,兼感邪毒,亦能化熱釀膿。
4、房事不節,忍精不泄,則精淤血停滯於經絡質堅,與濕熱交作。或房事不潔,外染毒邪,而發為本病。
總之,該病病位於陰囊,病性以實證為主,辯證可涉及肝、脾、腎等,病性虛實互見,其主導病機為熱毒蘊結,治宜清熱解毒、化瘀止痛,佐以行氣化濕等。臨床可隨症加減。
【西醫觀點】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為陰囊的皮膚、內側廣泛的瀰漫性化膿性炎症,病原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時為溶血性鏈球菌,也可由厭氧性或腐敗性細菌所引起,由於陰囊皮膚皺襞多,易使細菌停留繁殖,如陰囊部有外傷,細菌即可侵入而致本病。又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尿外滲、尿失禁、附睪炎等也能波及。此外,嚴重的糖尿病患者,也好發陰囊感染。陰囊感染大部分為原發性,也可為繼發性,即由其他局部化膿性感染直接擴散而來,或由淋巴系統或血行感染所致,此情況較為少見。
【病理】
病理上陰囊皮膚的真皮即內膜有廣泛急性化膿性炎症改變,有嗜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侵潤,血管及淋巴管擴張,有時可見血管栓塞。毛囊、皮脂腺、汗腺皆被破壞。由於內膜層內含有許多平滑肌纖維,緻密的結締組織和彈性纖維,炎症不易局限,與正常組織無明顯界限。後期可見纖維母細胞、組織細胞及巨細胞想成的肉芽腫。
【臨床表現】
本病以青壯年多發,老年人相對較少。一般起病急驟,突發性陰囊水腫變紅、發燙、發亮、發硬和明顯壓痛,兩側腹股溝淋巴結隨之增大,嚴重時可出現皮膚紫黑、壞死、破潰流水形成潰瘍,或形成膿腫。
潰瘍約2周左右結瘢痕而愈,亦有不破潰者,炎症浸潤自然吸收而消退。本病還可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惡寒、高熱,全身關節酸痛、疲乏無力等。陰囊蜂窩織炎可並發陰囊壞疽,轉移性膿瘍及敗血症。
本病主要體徵為單側或雙側陰囊皮膚呈瀰漫性紅腫,局部有結塊,觸痛明顯,但睪丸大小正常。兩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嚴重時可見皮膚紫黑,破潰滲出,或有膿液流出。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血常規檢查 可見白細胞明顯增多,中性粒細胞比值增高,且有核左移現象。
2、B超檢查 可協助診斷及鑑別診斷。
【診斷】
1、突發性陰囊水腫、變紅、發亮、疼痛、或發熱、惡寒等。
2、陰囊局部有腫塊,觸痛明顯,但睪丸大小正常。兩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
3、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加且伴核左移。
【鑑別診斷】
1、陰囊丹毒 丹毒感染時陰囊皮膚紅腫,呈鮮紅色,中間較淡,邊緣清楚,腫脹較輕,病損較淺,很少有化膿或壞死,並且有燒灼樣疼痛,較易鑑別。
2、陰囊壞疸 發病迅速,1-2天內陰囊皮膚和皮下組織腐爛、濕裂、甚至睪丸外露,病史頗重。
【治療方法】
(一)專方辨證治療
該病辯證論治以內服中藥為主。治療大法以清瀉熱毒,佐以活血止痛,理氣化濕。
(二)新中成藥選用
(三)西醫藥治療
本病的西醫治療原則是抗菌消炎以控制感染。發生陰囊感染後應採用大劑量抗生素治療,一般選擇抗菌譜較廣的抗生素,或幾種抗生素聯合套用。
【預防與護理】
1、臥床休息,用紗布或陰囊托懸吊。
2、注意飲食,忌過食肥甘厚膩之品,多進食清淡、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3、暫時中斷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