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紅河谷位於眉縣營頭鎮境內,太白山主峰北麓,距西安120公里、寶雞60公里,公園入口距下板寺26公里,可和太白國家森林公園形成環形旅遊線路,山外可和西寶高速常興、西寶南線相連。
紅河谷是登太白山古道之一,公園已開發景區四個,景點80多處。入園即可看到靜林寺、顯洞寺、玉皇閣、觀音崖等宗教文化古蹟。公園具有秦嶺北麓典型的地貌特徵,形成了幽、奇、峻、秀的景觀。園內山勢險峻,石峽深邃,幽谷含秀,飛瀑深潭,珠飛玉濺,景觀多變。太公石船古樸悠遠,雙洞水簾神秘莫測,群仙聚首如生靈顯現,神龜寶蛋美妙故事讓人回味留戀。蟠龍灣,曲徑通幽,穿林涉水,別有風情。斗母瀑布氣勢宏大,從斗母奇峰傾瀉而下,垂直落差八十餘米,堪稱陝西第一瀑。傳說趙匡胤,時乖命蹇,窮困潦倒,到此幸游觀景,誠心禮拜後,時來運轉,黃袍加身,登基稱帝,稱此地為福澤之地。
公園有太白山獨有的奇特景觀第四紀冰川遺蹟,不用登高山就可看到冰川石海的奇特。公園還可觀賞太白八景的“紅河丹崖”、 “斗母奇峰”、 “平安雲海”和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積雪”勝景。由於秦嶺山脈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從紅河谷公園人口海拔800米到3666.6米高峰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森林植被豐富、垂直分布帶譜明顯的奇特森林景觀,被謄為“動植物的基因庫”。有國家珍稀動、植物30多種,是科學考察和研究的理想基地。
主要景點
斗母瀑布斗母瀑布又名蟠龍瀑布,位於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蟠龍灣,發源於斗母峰。奔流的河水順山勢逶迤而下,從山間的斷崖直立處驟然跌落,躍入深谷,墜入深潭, 驚濤駭浪,轟鳴如鼓,氣勢磅礴。瀑布高達80米,寬約30米,其形如蛟龍翻騰,騰雲駕霧,凌空直下,銀花逬濺。遠觀宛如玉帶懸掛天際,銀娟飛練,水柱擎 天,陽光照射,水珠閃閃,色彩斑斕,巍巍壯觀,是紅河谷景區的一大特觀,堪稱陝西第一瀑。傳說趙匡胤,時乖命蹇,窮困潦倒,曾來到這裡欲一死了之,不料想 雄壯的瀑布激發了的他鬥志,誠心禮拜後,時來運轉,黃袍加身,登基稱帝,稱此地為福澤之地,由此民間稱此瀑為蟠龍瀑布。
近立瀑前,水霧如紗似幔,濕氣撲面,只覺一股涼氣沁人心脾,滋潤心田。就近再讓鮮麗的水珠濺一身清爽,頓感輕鬆自然,心曠神怡。掬一掌清水洗洗旅塵,拍照留影擁抱自然,陶醉美景令人駐足不前。遠觀瀑布,感受波瀾壯闊和雄渾巍峨,放飛心緒,憧憬未來,一路向前。
此龜早年為玉帝支床,生活千年難耐寂寞,雲遊人間,看到此地風景秀麗,勝似天堂,便在此產蛋紮根,苦苦等候幾萬年蛋仍未孵化。這種精神感動了觀世音菩薩,賜菩提小樹一株,冬為遮風禦寒,夏為遮蔭擋陽,這株小樹誠蒙觀音淨瓶甘露山谷之靈氣呵護,歷經千年生命旺盛。
神龜寶蛋
寶蛋圓圓逗人憐,神龜祈爾數千年。
慈航普度非所願,專等風華逐夢緣。
為姜子牙拔仙台封神之後,趁船順赤水河而下,在此歇息後,姜子牙從此離去,置船於此——故名太公石船。前行20餘米有一瀑布——雙洞水簾,簾後有東西兩洞,東通長安,西通雍洲。傳言姜子牙從洞內離開了紅河谷,據說洞中長壽靈丹,金銀珠寶,可車載船裝,留下了神秘莫測的迷離色彩。
太公石船
山風總於史為緣,綠外平出太公船。
有道封神可為鑑,青山赤水話流年
世稱吉祥福澤之地,並與眾多史實和傳說相連。灣中流水,源於落差八十二米瀑布,從斗母奇峰傾瀉而下。王妃斗姆托這裡福澤為國王生了九個龍子。九王子盤曲伏於灣道,故稱蟠龍灣。《北斗經》稱,斗姆因此身價聚貴,垂福濟世。傳說趙匡胤,時乘命蹇,窮困潦倒,到此幸游觀景,誠心禮拜後,時來運轉,黃袍加身,登基稱帝。
民俗風情
西秦戰鼓震西秦一輛大卡車上,載著巨型大鼓,兩位壯漢掄起如椽的鼓槌,氣盪山河的鼓聲震響在虢鎮城內、寶雞街頭。幾行縱隊一字兒擺開,隊伍整齊,氣勢宏大;鼓似原鑼如圓月,幾百副金鈸如燦燦金花,在半空中開放。這就是寶雞縣的百面鑼鼓,八面威風,聲震西秦。 寶雞縣是炎帝神農的故鄉,鑼鼓之鄉。村村寨寨都流傳有迎春鑼鼓的習俗,各具特色。少到一面鼓,一面鑼,兩對鐃就能擊打演奏,多到百面鑼百面鼓;有系在腰間,行進中的鑼鼓隊;亦有放在木架子之上,繞著架子鼓邊敲邊舞邊唱的。鼓的形制大小也不一樣,有一面蒙皮的鼓,如扳鼓、八角鼓、定音鼓;有兩面蒙皮的鼓,如堂鼓、書鼓、長鼓、腰鼓等。寶雞縣鑼鼓這棵傳統文化之樹,在新時代綻放出兩朵藝苑奇葩:一是帶著濃郁果香的硒溪党家堡的百面鑼鼓;一是帶著清純奶香的天王八廟的西秦戰鼓。
百面鑼鼓是一種大型鼓樂藝術,既可在行進中表演,亦可在廣場表演。表演時,五行縱隊挺進,中間是鑼隊,兩行鼓佇列鑼隊左右,最外邊是鐃隊。鼓、鑼、鐃節奏對比強烈,鏗鏘有力。表演時人數可達幾百人到上千人,一個個英俊瀟灑的小伙子,身著運動衣,戴太陽鏡,胸前懸鼓,手揮鼓槌如流星,縈繞盤旋,紅纓飛舞;銅鑼高舉,聲震屋瓦;大鐃一張一合,發出燦爛的響聲。這陣容龐大,隊伍浩浩蕩蕩,似有排山倒海之勢,振奮人心。百面鑼鼓的鼓譜有《十樣景》、《朗朗天》等。其中《朗朗天》寓意新年伊始,天空晴朗,鼓聲如雷,喚來春雨,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演奏者精神振奮,慷慨激昂,歡呼雀躍;觀看的人神情激越亢奮,信心百倍,有迴腸盪氣之感。百面鑼鼓的主旋律表現在鼓點的變化上,步伐為行進速度,力求整齊一致。巨大的鑼鼓聲震肺腑,盡情抒懷,質樸自然,表現了人們寬廣豪放的胸懷,飽含著對黃土地和田園生活的摯愛之情,激盪著人們對理想和幸福的美好憧憬。 西秦戰鼓是天王鎮八廟村在傳統鼓樂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排練出的一種新型武士式鼓樂,是一種廣場表演藝術。表演者全副古代武士戎裝服飾,鼓座一律用特製的木質架子支放,表演的人或站著敲打,或轉圈,或跳躍,或舞蹈;並有旌、旗、幡穿插揮舞,交替旋轉;鑼、鼓、鈸緊密配合,使觀者目不暇接,拍手稱快。
西秦戰鼓經推陳出新,風格獨特。其鼓譜內容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升帳》,以深厚、肅穆的緊鑼密鼓開場,繼而是長號齊鳴,火銃爆響;緊接著是身著戎裝的眾“將士”風馳電掣般出場,精神抖擻,揮灑自如,表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向上,克敵制勝的昂揚鬥志。第二部分為《習武》,以西秦民間鼓樂“老虎撣牙” 為主旋律,構成鼓、鑼、鈸交替演奏,幡、旗、旌獵獵舞動,將士龍騰虎躍及對敲、對舞的表演之勢。時而風雲際會,時而虎嘯龍吟,時而龍飛鳳舞,時而如利劍出鞘。表現了將士英勇善戰,頑強對壘和不怕犧牲的龍虎風韻。第三部分為《凱旋》,以歡樂的鼓樂和明快的節奏,表現了征戰將士旗開得勝,凱旋而歸,軍民同樂,天下太平,國家同安的祥和氣氛。百面鑼鼓常奏新聲,西秦戰鼓催人奮進,西虢大地更加璀璨壯麗。
解放前,男女婚姻事,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約束,無婚姻自主權。男女雙方在訂婚時互不見面,先用“庚帖合婚”,後男方納五彩聘禮,再擇娶親吉日。迎娶前日,女家待客,謂之上馬筵席。當娶之日,新郎新娘穿著皆新(女以紅色為主),男方用花轎接新娘,女家陪送嫁妝。送者約20餘人,統稱“送女客”。轎到門前燃放鞭炮,新娘出轎男前女後,腳踩紅布或紅氈直入院內,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後夫妻“對拜”,方入洞房。洞房之夜,連續三天燈燭不滅,為“長命”燈。鬧洞房三天不分尊卑長幼,戲耍中,‘輕者讓新娘點菸,重者讓新婚夫婦作一些庸俗的動作。解放後,男女結婚,實行婚事新辦,勤儉節約。有的舉行聯合法婚,有的旅遊結婚,只用香菸、糖果招待親朋好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富裕,從80年代以來,城市及近郊嫁娶,汽車迎送、大擺筵席者越來越多,而且互相攀比之風愈演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