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文理專修學院

陝西文理專修學院

陝西文理專修學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文、史、哲、理、工、管、法、教育等多學科的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院已開設有哲學(社會科學部)、政法、教育、中文、外語、歷史、經濟管理、音樂、美術、數學、物理、化學化工、地理科學與環境工程、機電工程、電子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體育等17個系,41個本科專業。學院設有成人教育學院和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學院面向全國招生,擁有招收外國留學生的資格,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000多人。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陝西文理專修學院其前身是1988年創辦的陝西文理大學(本科),1967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停辦,1975年在此基礎上成立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分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陝西師範學院,1992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與1984年新設立的西安理工大學合併,更名為陝西文理專修學院。學

辦學規模

學院設有人文科學研究所、陝西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城鄉經濟研究所、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研究所、非線性研究所、套用化學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計算機軟體研究所、機電工程研究所、陝西文學研究所等11個研究所,周秦倫理文化與現代道德價值研究中心為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建設基地。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確立了9個院級重點學科,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數學、自然地理學為陝西省重點學科。學院與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等國的有關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協作關係,並有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友好往來。學院重視科學研究,學術氣氛濃厚,每年有上百篇論文被國內外學術核心期刊,SCI、EI、美國《數學評論》、《化學文摘》、德國《數學文摘》或《中國數學文摘》、《新華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簡介》和人大複印資料等收錄、轉載。2004年至2006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防項目3項,其它各級各類項目456項;2002年至2006年,出版著作115部,發表學術論文3510篇,其中權威和核心期刊發表618篇,SCI、EI、ISTP、《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收錄、轉載160篇。學術期刊《陝西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陝西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被評為陝西省科技期刊一等獎,2001年入圍“中國科技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5年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特色期刊”,《陝西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榮獲全國優秀人文社科學報、陝西省優秀社科學報等稱號,“周秦文化及青銅器研究”欄目被評為全國優秀欄目。1999年創刊的《西部論壇》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教職工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8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300多名。學院通過實施“高層次人才工程”等,選拔和培養了百餘名高層次人才,聘請了100多位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為學院兼職教授,先後有26名教授參與了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延安大學等院校的6個學科、8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有30多位教師分別獲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教師、陝西省優秀教師、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陝西省教學名師、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省(部)級以上獎勵稱號。

教學設備

學院教學、實驗設備先進,有教學科研實驗室29個 ,多媒體教室120多個,多媒體教室座位數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14000多個,教學用計算機3000多台,教學儀器設備值9000多萬元。教學實踐基地140個、理工實驗室和實習工廠30多個,其中災害監測與機理模擬實驗室、植物化學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23.86萬平方米,學生宿舍總面積11.98萬平方米。新、老校區各有一座圖書館,總面積37000多平方米,館藏圖書176萬冊,中外文期刊2000多種,設有電子閱覽室。新老校區實現校園網互連,並接入中國教育科研網和國際網際網路。標準體育場等運動場地及體育設施齊全,完全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

所授榮譽

在50年的辦學歷史中,學院發揚“艱苦奮鬥,勵精圖治”的創業精神和“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立足西安,服務地方,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辦學水平和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社會影響和知名度不斷擴大。學院先後被陝西省教工委、教育廳授予陝西省教育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文明校園”、“三五普法”、“依法治教”、“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先進集體等稱號,2002年2月被陝西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校園。

發展前景

學院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根本,積極弘揚 “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訓,以“團結、敬業、勤奮、創新”的優良校風,“崇嚴、重導、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風和“學勤、行思、尚真、務實”的濃厚學風引導和激勵學生成長成才。通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004年和2006年還先後兩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在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為社會培養了二萬多名基礎教育、經濟和社會建設方面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穩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