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800年,法國心理學家伊塔試圖撫養的一個“阿韋龍野孩”。這個男孩是在法國南部阿韋龍的森林中被發現的,幾乎有好幾年沒有與人接觸了。伊塔希望通過自己的精心照料和治療,可以使“野孩”變得文明起來。但是,那個像動物一樣奔跑和吼叫的男孩,雖然最後能像人一樣吃飯走路,卻始終未能像正常人一樣說話,與人交往。
個人生活
阿韋龍野孩出生於1788。在1800年,處於青少年時期的他被人們發現,尚不明確的是他是否居住於聖舍寧附近朗斯河畔樹林,它曾在1794被目擊。1797年,他被三個獵人發現了,他從他們身邊跑去,但當他試圖爬上一棵樹時,他們抓住了他。獵人們把他帶到附近的一個鎮,他被一個寡婦照料。然而,阿韋龍野孩很快就逃到了樹林裡,他在1798年和1799年又被人們發現了。1800年1月8日,阿韋龍野孩在森林裡出現了。他的年齡尚不明確,但村裡的居民估計他的年齡是十二歲左右。他極少講話,根據他對食物的偏好和他的身體上的無數傷痕,人們推測他過去一直處於野生的生活。
社會評價
20世紀70年代的一些發展心理學家和兒科醫師慢慢相信,出生後的幾個小時是母子聯結關係最終形成的特定時間點。因而,他們規勸母親們,在孩子剛出生後不要馬上抱到醫院育嬰室里清洗,而應抱著嬰兒,讓他緊貼著自己。
後來的一系列實驗證明,在這么做之後,母子的聯結的確更為牢固,但得到最大程度聯結的並不是嬰兒,而是母親本人。其他研究證明,嬰兒對母親的聯結(或父親或其他主要看護人)是在長達4~5個月的時間內發育而成的。印度“狼孩”和法國的“阿韋龍野孩”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類如果在印刻期被動物哺養,便會養成動物習性,這種習性一旦養成,便很難回歸人性。
由此,人們受到啟示:既然 兒童會對他最初接觸的人或動物產生依賴,那么,他一定會對最初接觸的東西或事物產生持久而強烈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