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謝費爾

阿里·謝費爾

謝費爾用古典畫法表現前景人物,而以粗獷的手法描繪中景人群,又以激動的筆觸渲染背景,造成一種動盪不安的、悲憤的畫面氣氛,充滿浪漫主義的激情。 謝費爾對但丁的神曲題材十分傾心,這幅《保羅和弗蘭切斯卡》就是選自《神曲》“地獄”篇中的愛情篇章。 畫家大膽地運用古典主義的畫法,來渲染弗朗切斯卡和保羅的“苦戀”情感,極富浪漫情懷。

謝費爾 (1795-1858年)
《蘇里奧特族的婦女》阿里·謝費爾《蘇里奧特族的婦女》阿里·謝費爾
謝費爾兄弟是法國19世紀浪漫派畫家,在兩兄弟(阿里·謝費爾1795-1858和亨利·謝費爾1798-1862)中以阿里影響顯著。他們出生於荷蘭,父親過世後隨母移居法國巴黎。入新古典主義畫家格羅的畫室,受到嚴格的古典藝術教育,也是在那裡接觸到浪漫主義藝術,特別是受到師弟德拉克洛瓦的藝術啟迪。作為格羅的學生,謝費爾也喜歡魯本斯大膽的色彩表現。他除了吸收英國的藝術趣味之外,更多地研究和表現歌德與但丁的作品,曾以描繪歌德的《浮士德·瑪格麗特》和神曲中的《弗朗切斯卡和保羅的影子向但丁和維吉爾呈現》獲得巴黎畫壇的聲譽。他的藝術特點是用古典畫法表現浪漫主義激情。
《蘇里奧特族的婦女》
在這幅歷史風俗畫中,描繪了遭受劫難的蘇里奧特族的婦女、兒童悲慘情景。畫家將一組絕望
《保羅和弗蘭切斯卡》阿里·謝費爾《保羅和弗蘭切斯卡》阿里·謝費爾
的母親和兒童置於前景光亮處,細緻地刻畫他們的企望和痛苦,天真的幼兒依偎著無能為力的母親,懂事的大孩子則拱手祈求蒼天保佑,這情景使我們聯想到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島屠殺》場面中的人物形象。中景陰影中的人群,畫家運用人物的動作和手勢,傳達一種激憤的情緒,沒有作細節的描繪,而整個畫面是籠罩在黑暗之中,唯天邊有一線光明和希望。謝費爾用古典畫法表現前景人物,而以粗獷的手法描繪中景人群,又以激動的筆觸渲染背景,造成一種動盪不安的、悲憤的畫面氣氛,充滿浪漫主義的激情。
《保羅和弗蘭切斯卡》
謝費爾對但丁的神曲題材十分傾心,這幅《保羅和弗蘭切斯卡》就是選自《神曲》“地獄”篇中的愛情篇章。弗蘭切斯卡的幽靈正擁抱著情侶保羅隨著陰間的罡風飄蕩在冥界,緊緊摟抱著的兩個人體,沿著畫面對角線向上升華,裹著身體的布單隨風飄舉,加強了騰空的浮動感,這兩個靈魂將投向地獄去忍受酷刑。人體的翱翔之勢,隱含著一種劇烈的悲憫,受光的人物猶如黑暗中的流星,就在這無垠的黑暗中出現但丁與維吉爾的沉思形象。畫家大膽地運用古典主義的畫法,來渲染弗朗切斯卡和保羅的“苦戀”情感,極富浪漫情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