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特兒女

瑞巴可夫早年的作品,多以頌揚在史達林第一個5年計畫中成長而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趨於成熟的所謂革命的一代為主旨,主要作品雖曾獲頒1951年的「史達林文學獎」,但仍一直被視為一位次要作家,直到《重沙》(Heavy 一反也以往的馴服姿態,瑞巴可夫著力描寫了烏克蘭兩個猶太家庭在二次大戰期間及其前後悲慘的遭遇,在蘇聯國內及西方世界都引起轟動;從此被肯定為當代蘇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阿貝特兒女》的時代背景設在1934年,即史達林血腥大清洗開始的1年,瑞巴可夫現正全力撰寫《阿貝特兒女》三部曲的第二部《1935》以及第三部《1944》。

作者介紹

安那托里.瑞巴可夫
猶太裔俄國人,童年在阿貝特街51號度過,30年代他在一工科學院修習機械時,出事被打成反革命分子,遭逮捕並放逐西伯利亞,二次大戰時,他帶領一支裝甲部隊反擊納粹德國侵略軍有功,因而獲得平反。瑞巴可夫早年的作品,多以頌揚在史達林第一個5年計畫中成長而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趨於成熟的所謂革命的一代為主旨,

主要作品

雖曾獲頒1951年的「史達林文學獎」,但仍一直被視為一位次要作家,直到《重沙》(Heavy Sands) 的出版」。《重砂》處理的是蘇聯當局極為敏感而至今尚未被觸及的猶裔俄人被集體迫害的歷史。一反也以往的馴服姿態,瑞巴可夫著力描寫了烏克蘭兩個猶太家庭在二次大戰期間及其前後悲慘的遭遇,在蘇聯國內及西方世界都引起轟動;從此被肯定為當代蘇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經過20年禁制,千呼萬喚始獲發行的《阿貝特兒女》更贏得全球性好評,至少已被譯成24種外國文字,蘇聯國內預計到今年底為止單單精裝本的銷售量即將突破500萬部。《阿貝特兒女》的時代背景設在1934年,即史達林血腥大清洗開始的1年,瑞巴可夫現正全力撰寫《阿貝特兒女》三部曲的第二部《1935》以及第三部《1944》。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妲妮亞(Tanya)現住在莫斯科郊外的小鎮Peredelkino。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