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阿納薩齊文明通常分為下述發展時期︰
編筐時期,100~500年;
編筐後期,500~700年;發展的普韋布洛(Pueblo)時期(原名普韋布洛I及普韋布洛II),700~1050年;
古典普韋布洛時期(原名普韋布洛III),1050~1300年;
約始於西元100年,至12~13世紀,主要集中於亞利桑那、新墨西哥、科羅拉多及猶他等州的交界地區(”阿納薩齊“系納瓦霍〔Navajo〕語,意為“古人”)。
文化特色
編筐印第安人的起源不明,但當他們開始定居於此時,已掌握精巧的編筐技術,並已種植玉蜀黍及南瓜,以彌補狩獵、採集野生種籽之不足。穴居或住在以木柱磚坯築成的屋內。這種基本文化模式一直延續至編筐後期,農業便成為主要生活來源,狩獵和採集成為輔助手段。村莊或由洞穴組成,或在曠野聚居。前者都有一排半地下房屋,後者兼有地上房及地下室,常聯成一線或鄰接成新月狀。此時傳入曬乾的陶器。
在發展的普韋布洛時期,建成直線形或新月形多重房舍,但最後漸漸擴大。石工開始取代早先泥、木結構。地窖成為地下禮堂。地上房全部用作居室。此時農業因種棉花而進一步擴大。陶器形式多樣,加工精細,裝飾美觀。編筐已不普遍。
古典普韋布洛時期為崖房時期,村落聚於懸崖表面凹陷處,上有天然岩棚,其他與泥石房屋及村落無甚差別。同時期也有大型獨立式建築,其形如公寓,沿峽谷或高坪之壁構築。許多住所擁有2層、3層乃至4層。這些社區結構擁有20間以至1,000間房間。制陶技藝達到新的水平。棉纖維和絲蘭花纖維精巧地織成衣物、毯子及席、墊等。
退化的普韋布洛時期的居民以向南向東遷徙為其特徵,有些人還到達今亞利桑那州的格蘭德(Grande)河流域以及白山山脈一帶。新的村落較古典普韋布洛時期的村落為大,但建築較拙劣、粗糙。精製陶器仍很盛行,不過裝飾圖案有所改變,紡織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