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坎[10]

Valen Morhan Hamelin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代表國家隊:出場0次,進0球
歐洲三大杯:出場0次,進0球
歐洲冠軍聯賽:出場0次,進0球

職業生涯

賽季 俱樂部 號碼 出場 進球 國家 聯賽等級 排名
2010/11 費內巴切 17 ​ ​ 土耳其 1 ​

轉會記錄 (註:轉會費單位為萬歐元)

開始日期 契約到期 轉會性質 轉會費 轉出球隊 轉進球隊
2010-01-01 2013-06-30 簽約 ​ 未知 費內巴切

查爾斯·沃倫汀·阿爾坎

查爾斯·亨利·沃倫汀·阿爾坎(Charles Henry Valentin Alkan)一八一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由阿敘肯那基(Ashkenazic, 中歐地名)移居法國的猶太人,在巴黎的布蘭克斯-孟圖克斯大道(Blancs-Manteaux)經營一所預備學校.他在音樂方面的教學十分成功,曾有人將該校比喻為入音樂學院的預備校.父親名為阿爾坎 摩爾漢吉(Alkan Morhange)共生六名子女,阿爾坎排行老二,上有姊姊賽莉絲特(Celeste),下有四個弟弟.他們皆以父親的名字當姓,原因不詳.阿爾坎姊弟自小即顯露音樂天份.阿爾坎本人為天才兒童型人物.他六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八歲得「視唱」第一獎;九歲時,凱魯比尼(Cherubini)曾經讚譽其為同齡孩子中最閃亮的一位;十歲得「鋼琴」第一獎;十二歲得「和聲」第一獎;二十歲得「管風琴」第一獎;十六歲至二十三歲在音樂院教授「視唱」(Solfege)課程.他曾經教導過法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娜娣亞 布蘭潔的父親.阿爾坎的姊姊賽莉絲特十一歲時也得到視唱第一獎,阿爾坎的三位弟弟共拿下八項音樂院的第一獎和一個羅馬大賽的第二獎.第三個弟弟拿破崙,阿爾坎終生任教於巴黎音樂院.阿爾坎在孩童時期即享有聲譽,時常受邀在莫絲科瓦公主(The Princesse de la Moskova)的宮中演奏。
他在音樂院的鋼琴老師是約瑟夫 欽莫曼(P.J. Zimmermann)。欽莫曼對年輕的阿爾坎愛護備至,除了細心教導,聘他為教學助理,並引領阿爾坎進入巴黎文化社交圈.在那裡阿爾坎認識了雨果,喬治桑,李斯特,蕭邦,大仲馬,小仲馬…….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蕭邦與阿爾坎相處融洽,兩人相知相惜。阿爾坎極為欣賞及崇拜蕭邦,二人成為密友和鄰居,住所靠近奧良(d'Orleans)廣場,他們時常互換學生並同台演出。
一八三八年,阿爾坎和蕭邦合開一場音樂會,該年阿爾坎的聲譽大振,但是他對名聲感到害怕;翌年,一八三九年便從舞台消失,至一八四四年才出現.阿爾坎的性格里有著極不協調的矛盾:一面他是天才型的演奏者,另一面他卻厭惡演出;一面他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另一面他卻厭世,容易對人感到失望;一面他對社會改革運動有興趣,另一面卻又支持拿破崙三世.他極端矛盾的性格,使他猶如置身於一條繩子的兩端,不是這端,便是那端.
一八四四年阿爾坎努力克服性格上的不協和,重新出現於舞台時,連續彈奏兩場演奏會.蕭邦和李斯特皆出現於觀眾席上,朵替克(D'Ortigue)稱他的演奏「堅實有力,華麗且簡潔嚴謹」.一八四五年他在艾拉廳(Salle Erard)又彈奏兩場,深獲好評,樂界皆視他為當時主要的頂尖鋼琴家.
一八四八年,老師欽莫曼去世,原本寄望阿爾坎接替他在巴黎音樂院的教職,然而音樂院的主事者奧伯對阿爾坎敏感多刺的個性產生疑慮,最後將教職交給阿爾坎早年的學生馬蒙泰爾(Marmontel).這個打擊使阿爾坎方伸出的觸角又收了回去.此時法國因革命後的不安持續升高,許多音樂人士相繼離開巴黎,蕭邦在一八四九年去世,人事全非使阿爾坎對人生感到沮喪.一八五三年,他再度現身舞台,演奏兩場內容大多以古典樂派及懷舊音樂為主的獨奏會,隨即又消失無蹤.直至一八七三年,闊別二十年後,阿爾坎才回到音樂廳的演奏台上.漫長的二十年間,他除了作曲,並專研聖經和猶太教經典.
一八七三年,阿爾坎已六十歲.人生至此,猶如平靜的大海,內里的翻騰,不再顯明於外.自該年起,他每年都在艾拉音樂廳或普雷耶爾音樂廳舉行六場演奏會.他的曲目十分廣泛,將各時期的作曲家以年代排列,把他們的鋼琴曲做系列性演奏.他廣傳貝多芬後期及舒伯特的鋼琴音樂,這在十九世紀後期是一件很稀罕的事,因為當時的音樂家皆瘋狂熱衷於浪漫樂派渲染誇張的音樂表達.
一八八○年後,他每周兩次出現在艾拉音樂廳,並於每日午後指導學生.一八八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傳說他在尋找一本猶太教經典時,被倒塌下來的書架壓倒,離開人世,享年七十五歲.一八八八年四月一日葬於巴黎的蒙馬特墓園.
阿爾坎一生行事隱密,外人對其所知不多,官方紀錄亦然.一生未婚,卻有一位私生子名叫艾力-米利恩 狄拉伯(Elie-Miriam Delaborde);狄拉伯是他的學生,後任教於巴黎音樂院.他的穿著保守簡朴,猶如清教徒.深居簡出的他,不喜歡與人交際,害怕出現在眾人面前,常疑慮自己的健康有問題.
作品特色
蕭邦一樣,阿爾坎的音樂大部分是為鋼琴而寫.可能因為他性格上的「極端」所致,阿爾坎的音樂呈現長短差距極大,創作時期即不均衡的現象.許多作品長度不超過十二小節,而有的作品卻需要半小時才能奏完.
他的創作可分四個大時期來看:
一,1828~1840
二,1844~1850
三,1856~1861
四,1870~1873
每個時期之間都有幾年是真空期,尤其以一八六二年至一八七○年間虛置最久.而最好的創作是寫於一八四七年至一八六一年間.阿爾坎的第一號作品寫作於一八二八年,是一首鋼琴變奏曲.一八三七年以前他的作品皆為變奏曲.一八三七年後,他開始嶄露頭角,作品逐漸加入了即興曲,詼諧曲,幻想曲,舞曲,練習曲,奏鳴曲,賦格,前奏曲,觸技曲,協奏曲,四手聯彈…等各類浪漫時期和巴洛克時期流行的格式.除了鋼琴作品,他還有少量的歌曲,管弦樂作品和室內樂.
第一首交響曲寫作於一八四四年,樂譜已遺失.管弦樂作品和室內樂幾乎都與鋼琴有關.其中有兩首是為鋼琴寫作的室內協奏曲,一首為小提琴和鋼琴寫作的二重協奏曲,一首是鋼琴三重奏曲,一首為小提琴和鋼琴創作的奏鳴曲.
一八七○年之後,可能與他的宗教信仰有關,作品偏向為踏板鋼琴1 創作,名為〈為三隻手創作的鋼琴曲〉,那些作品亦可在管風琴上演奏.阿爾坎是一位深具個人原創力的音樂家,他景仰巴哈,貝多芬也崇拜蕭邦等各時代的大師.由吸收,融合到創作,他的音樂擁有其個人的音樂語言,在音樂的表現上給予後人許多新的啟發,他像一位先知,預告了未來創作的走向.十九世紀後半葉,是一個無限發展新音響的時代.作曲家們無不努力地讓樂器發出驚人的聲音.阿爾坎在鋼琴技巧的拓展上有其正面的貢獻,故其成就並不亞於李斯特.他的音樂要求演奏者具備高度的技巧,力度和表達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一八四七年的二十五首前奏曲作品三十一,一八四八年的大奏鳴曲〈人生四個階段〉作品三十三(Grand Sonata: LesQuatve Ages)和十二首大調練習曲作品三十五,一八五七年的十二首小調練習曲作品三十九,一八六一年的小奏鳴曲作品六十一及四十八首〈素描〉
作品三十三.標題為〈人生的四個階段〉(Grand Sonata: LesQuatve Ages)的大奏鳴曲以音樂描繪人一生中四個階段:第一樂章詼諧曲,描述人在二十歲的生命;第二樂章描寫三十歲的情景;第三樂章慢板描述四十歲的經歷;第四樂章極緩慢,描述五十歲的心境.樂章的速度隨著年歲的增長愈趨緩慢,最後歸於終寂.
阿爾坎無論在曲式或調性的架構上,皆有他個人的見解,不落俗套.大型音樂時常開始與結束的調性不一致.在作品中亦常見模仿的語言,如作品四十五模仿邊鼓的效果,作品六十模仿蟋蟀聲,甚至有作品模仿火車聲音….其節奏亦充滿著不規則的手法,作品三十二有五拍的樂曲,也有七拍的樂曲.這些似乎都預示了早期現代音樂的走向.作品七十六是分別給左手,右手及雙手寫作的練習曲,亦給後代斯克里亞賓,拉威爾及戈多夫斯基為左手寫作的音樂,開創了一條嶄新的路.
作品三十九雖名為練習曲,其難度和長度卻非練習曲的範疇.作品共分兩冊.上冊有七首曲子,前三首分別為個性不同的單一練習曲,後四首則為標名〈交響曲〉的四個樂章.四個樂章即作品三十九的之四,五,六,七,全曲共有五十頁樂譜,與李斯特改編貝多芬的一首交響曲等長,此曲是用鋼琴彈奏的交響曲,阿爾坎期望在鋼琴上奏出整個管弦樂團的音響.四個樂章分別為〈中庸的快板〉,〈送葬進行曲〉,〈小步舞曲〉和〈終曲〉.第二冊共五首,前三首為標名〈協奏曲〉的三個樂章.編號是作品三十九之八,九,十.這首協奏曲十分巨大,光是第一樂章彈奏起來便需要半小時,共有七十三頁樂譜.第三樂章是一首炫麗的波蘭舞曲.作品三十九之十一標題為〈序曲〉,作品三十九之十二是此套練習曲最為人熟知的音樂,標題為〈伊索的饗宴〉(LeFesting, Aesope),是一首變奏曲.阿爾坎以他超人的鋼琴技巧在音樂上展現了一座動物園,裡面有狗,魚,跳蚤和鳥….此曲似乎將前面十一首練習曲的技巧全部濃縮表達.
馬蒙泰爾在回憶中提到:
當蕭邦去世時,他最親近的學生們曾推舉阿爾坎是唯一能延續浪漫派大師「蕭邦」鋼琴音樂傳統的作曲家.阿爾坎在世時極少公開演奏自己的作品,導致他生前與死後,世人對他的音樂創作一無所知.近幾年法國和英國皆成立了「阿爾坎音樂協會」.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英國劍橋的費茲威廉學院和阿爾坎音樂協會聯合舉辦「阿爾坎鋼琴大賽」,參賽者以彈奏阿爾坎的作品為主.費茲威廉學院並設有「阿爾坎獎學金」.鋼琴家自一九九一年後陸續有人錄製他的音樂,如法國的馬克-安德列 漢姆林(Marc-Andre' Hamelin)錄製〈阿爾坎鋼琴協奏曲〉三個樂章,大奏鳴曲和小奏鳴曲.雷蒙 陸文朵(RaymondLewenthal)錄製〈阿爾坎的鋼琴音樂〉由BMG發行.朗納 史密斯(Ronald Smith)為EMI錄製作品三十九的十二首音樂和大奏鳴曲.此外,他的室內樂及其他鋼琴作品亦有人錄製.
阿爾坎這位舒曼筆下「鋼琴音樂的柏遼茲」在去世一個世紀後,方才漸露光芒,箇中原因耐人尋味,值得深入探討.天才雖有其得天獨厚的一面,其性格上卻有軟弱的一面.他們敏感的特質,一面使他們在音樂藝術上綻放異彩,一面卻讓他們處於不安的現實生活中.
鋼琴家霍洛維茲在演奏生涯中亦多次消失—復出於舞台,在炫麗的音樂背後是一顆備受煎熬的心.對自我完美的要求,讓他們無法面對過度的演出與消耗,不願向世俗推銷自己的作品.他們需要淨心,需要長時間自我審視.阿爾坎擁有創作的內在欲望,卻不敢在真實的舞台上展現自己的作品.高度的自我期許使他恐懼自我的音樂不夠完美,天才們內在的自負與自卑,使阿爾坎至終在宗教信仰中求得了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