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泰

阿拉泰

阿拉泰,女,蒙古族,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無黨派人士,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政協常委。中國音協會員,內蒙音協常務理事,內蒙青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曾為全國第六、七屆人大代表,內蒙古七屆人大代表,內蒙古七屆政協常委。

基本信息

個人介紹

阿拉泰,蒙古族,錫盟鑲黃旗人,1957年8月生於呼和浩特。父親達·桑寶是著名作曲家,蒙古族音樂理論家,母親特木爾是著名三弦兼中提琴演奏家。

個人簡歷

阿拉泰 阿拉泰

1976年高中畢業,1976年12月到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任獨唱演員;1983年至1985年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

1980年首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榮獲最高獎--優秀演員獎;

1982年參加全國部分省區少數民族青年演員聲樂調演,獲優秀表演獎;

1992年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辦的"受全國觀眾喜愛的演員"評選提名獎,獲內蒙文化廳、廣電廳主辦的少數民族聲樂大賽銀鈴獎 。

多年來,阿拉泰為中央電台、電視台,內蒙古電台、電視台錄製數百首蒙、漢語歌曲,其中一些歌曲獲得了全國及內蒙歌曲評選的一、二、三等獎。

阿拉泰先後出版了三盒個人演唱專輯,並與他人合作出版了五盒(套)磁帶、CD唱盤。

90年代以來,她多次代表國家和內蒙古,隨團赴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國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了廣泛歡迎。

2015年,當選內蒙古自治區文聯第八屆主席團副主席。

音樂界評論

阿拉泰的演唱有著泉水般的自然、流暢、純樸的風格,表演真摯大方、發自內心、音域寬廣、渾厚,稱得上音樂領域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國內尤其是內蒙古自治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藝術人生

3次婉拒進京工作邀請

阿拉泰的藝術天賦以及同是文藝工作者的父母所給予的藝術薰陶,使她的藝術花蕾早早地就綻放在陰山下的敕勒川。1976年12月,17歲的阿拉泰高中畢業不久,就成為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中為數不多的獨唱演員。從學校小天地轉到社會大舞台,阿拉泰澄明如鏡的心靈沒有任何雜念,使她得以用全部心智去理解每首歌的豐富內涵、捕捉每首歌的激盪旋律,對歌詞的深刻理解和對旋律的準確把握使她的演唱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觀眾的掌聲中,她的歌聲如草原的清香沁人心脾,她成為草原歌壇令人矚目的一顆新星。

阿拉泰泉水般自然、流暢、純樸的演唱雖然獨樹一幟,但文藝理論和演唱技巧還有待提高,藝術團把阿拉泰送到中央廣播合唱團深造,師從王薈年教授。當時全國女中音歌唱演員鳳毛麟角,當王教授看到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女中音新秀阿拉泰時,喜不自勝,對她悉心指點,呵護有加。

1980年9月,文化部、國家民委在北京舉辦了粉碎“四人幫”後第一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大規模的少數民族文藝匯演。阿拉泰聲情並茂地演唱了歌曲《周總理愛聽馬頭琴》,獲得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最高獎——優秀演員獎,成為國內繼關牧村、羅天嬋之後蜚聲歌壇的女中音歌唱家。

阿拉泰沒有沉浸在喜悅中,1983年,她又拜金鐵霖為師,系統學習聲樂。畢業時,金鐵霖力勸阿拉泰留在北京,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阿拉泰坦誠地對恩師說:“北京固然很好,但我的根在草原、我的心在草原,我離不開夢繞魂牽的草原。”說完,她又認真、動情地為金鐵霖演唱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以表達自己對草原的熱愛和眷戀。

有一次,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團長藝和率團進京演出。時任廣電部部長的吳冷西找到藝和,單刀直入地說:“我想把阿拉泰調到中央廣播合唱團來。”藝和用蒙古族特有的幽默和詼諧對吳冷西說:“要不咱們兩個團一起用吧!”

1997年7月,在參加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時,總政歌舞團的領導被阿拉泰的演唱深深打動,想通過歌唱家拉蘇榮邀請阿拉泰加盟總政歌舞團,待遇非常優厚。阿拉泰又一次婉拒了進京邀請,真正把根留在了草原。

將藝術生命融進草原

當許多人利用各種機會離開大草原時,阿拉泰卻坦然放棄3次進京工作的機會,是什麼力量促使阿拉泰做出這樣的決定?

是草原,是草原母親的呼喚!

阿拉泰 阿拉泰

阿拉泰是蒙古族,而且蒙漢語兼通,但她20歲前幾乎沒有到過草原,對草原缺乏真正的認識和理解。1980年盛夏,她第一次隨團到牧區演出,方圓幾十里的牧民騎著馬、趕著車從四面八方聚攏到一起觀看演出,這讓阿拉泰深為感動,也特別投入地為牧區父老鄉親們演唱。唱完一首歌,台下鴉雀無聲,唱完兩首歌,台下仍然是寂靜一片。沒有喝彩、沒有掌聲的演唱她還是第一次經歷,她神情黯然地退到後台。這時,台下驟然響起掌聲和喊聲:“阿拉泰,再唱兩首吧,我們願意聽你唱歌。”在這此起彼伏的喊聲中,阿拉泰頓悟,原來,父老鄉親們是在用心聽她唱歌,用心和她共鳴,用心和她交流。阿拉泰與牧區父老鄉親們的距離被拉近了,她為自己缺乏對牧民的理解而深深懊悔,她滿懷真情、滿眼熱淚地再次走上舞台,為父老鄉親們縱情歌唱,依然沒有掌聲,她卻感受到了一種震撼心靈的親情。

一年深秋時節,草原已是一片枯黃。阿拉泰來到蘇尼特右旗草原,一座破舊的蒙古包前圍坐著幾位年邁的額吉(母親)。阿拉泰站在額吉們中間,為她們演唱《父親的教誨母親的愛》,唱著唱著,她看到額吉們那飽經滄桑、布滿皺紋的臉上老淚縱橫,有的額吉還在低聲啜泣、哽咽起來。通過心貼心的交流,阿拉泰得知,額吉們在她的歌聲里想起許多往事、許多心事。

一次次在牧區演出,為阿拉泰那顆藝術之心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也就是從那時起,她把自己的藝術和生命自覺地融進草原。30多年過去了,她始終把為草原歌唱、為牧區人民歌唱當做自己的光榮使命。

弘揚民族文化責任在肩

阿拉泰 阿拉泰

2006年9月,阿拉泰高票當選為內蒙古自治區音樂家協會主席。過去只要自己把歌唱好就行了,可現在要通過音協這個平台,讓更多的藝術家參與其中,來弘揚蒙古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上任伊始,阿拉泰一改過去低調沉穩的處事風格,風風火火地忙活起來。阿拉泰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把焦點集中在老一輩藝術家身上。她說:“以《敖包相會》、《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為代表的草原歌曲之所以能久唱不衰,以《頂碗舞》、《筷子舞》為代表的蒙古族舞蹈之所以能如鮮花般常開不敗,以馬頭琴、蒙古四胡為代表的蒙古族樂器之所以令人有迴腸盪氣之感,是這些已白髮蒼蒼的老藝術家們用青春、激情換來的,他們的精神境界令人欽佩,我們要將這些藝術發揚光大。”2007年7月,內蒙古音樂家協會別開生面地推出一台晚會《難忘的歌》,以獨唱、合唱、重唱等多種表現形式,串聯起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及新中國成立以來,內蒙古老藝術家們創作的歌曲。看到遠在北京的蒙古族演員拉蘇榮、德德瑪、布仁巴雅爾、烏日娜親情加盟,看到多位長期以來默默耕耘、很少在觀眾面前亮相的詞曲作者走上主席台,看到許多蒙古族老人身著節日盛裝、在兒孫們的攙扶下走進大廳時,阿拉泰流淚了,這是幸福的淚水,激動的淚水。

阿拉泰並不迴避內蒙古音樂界詞、曲創作的低迷狀態。歌曲《牧人》的詞作者、呼倫貝爾市文化局局長諾敏曾經和阿拉泰聊過對草原的感受,阿拉泰深有感觸,是呀,草原不都是白雲、藍天、綠草、紅花,更多的是冰雪、暴風、嚴寒。如果沒有嚴寒中的草原,就沒有龍梅、玉榮感天動地的故事,就沒有《草原英雄小姐妹》這樣影響幾代人的作品,她要讓詞、曲作者在心靈深處對草原有新的認識。2007年冬,阿拉泰打出“銀色呼倫貝爾之旅”大旗,組織30多名詞作者走進冰天雪地的呼倫貝爾,讓這些看慣綠草鮮花的作者領略到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世界的魅力。

阿拉泰說:“近年來,蒙古國的歌曲創作勢頭不可小覷,許多有生活、有風格的歌曲在阿拉善、呼倫貝爾等地區廣為傳唱,我們自己用母語創作歌曲的現狀卻不盡如人意。”2008年5月,經阿拉泰多次奔波,以內蒙古黨委宣傳部名義舉行的全區蒙古語歌曲創作研討會在錫林郭勒草原舉行。這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內蒙古音協組織的第一次蒙古語歌曲創作研討會。看到與會代表的創作熱情很高,阿拉泰欣慰地笑了。

阿拉泰 阿拉泰

阿拉泰每年都要參與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歌曲評選活動,她發現“五個一工程”獎歌曲評選中沒有少數民族母語歌曲參加評選,“我國是56個民族的大家庭,凡是能用母語演唱的少數民族歌曲都應該列進‘五個一工程’獎的評選範疇”。作為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阿拉泰表示,她將在今年的政協會上再次遞交提案,要求把少數民族歌曲納入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評選範疇。

阿拉泰說,作為一名歌唱演員,這是她的責任使然;作為一名政協委員,這是她的使命使然。

阿拉泰 阿拉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