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網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所組建的計算機網路。ARPANET 是英文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Network的縮寫,又稱ARPA網。ARPA網於1968年開始組建,1969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正文

開始只有4個節點,1971年擴充到15個節點。經過幾年成功的運行後,發展成為連線許多大學、研究所和公司的遍及美國領土的計算機網,並通過衛星通信與相距較遠的夏威夷州、英國的倫敦和北歐的挪威連線,使歐洲用戶也能通過英國和挪威的節點入網。1975年 7月ARPA網移交給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管理。到1981年已有94個節點,分布在88個不同的地點。ARPA網的主要特點是:①可以共享硬體、軟體和資料庫資源。②利用分散控制結構。③套用分組交換技術(包交換技術)。④運用高功能的通信處理機。⑤採用分層的網路協定。這些特點在美國和西歐後來組建的計算機網中(如歐洲信息網EIN,法國的CYCLADES,美國的TYMNET,CYBERNET,TELENET,AUTODIN 2等)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和進一步的發展。
ARPA網採用兩類通信處理機:交換處理機(IMP)和終端交換處理機(TIP)。主機通過IMP入網,每台IMP又可通過寬頻通信電纜與若干台IMP連線,位速率為 50~1000千位/秒。終端或小型機通過TIP連網。IMP和TIP採用多處理機模組式結構,稱為PLURIBUS技術。它允許把20台主機和數百台終端接到一個節點上,可利用高速的地面和衛星通信線路。ARPA網選用分散式網路拓撲結構,採用多重連線方式,任何一對節點都有一條以上通路,使網路回響時間快,可靠性高,便於擴展,而造價最低。ARPA網採用分組交換技術。主機或終端都按一定格式傳送報文,一個報文的長度不得超過8095位。由IMP將報文按一定格式拆成1024位的信息包或分組(標題中應包括地址、分組長度和序號)作為一個整體傳輸。一個分組從一個節點傳輸到另一個節點的時間小於0.5秒,平均為0.2秒。IMP 根據網路的負載情況和拓撲結構動態地確定傳輸路徑,因此一個報文內各分組實際上可能沿著不同的路徑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再由TIP組裝成報文。IMP的控制程式由12個子程式組成,用來實現網路進程管理和虛擬電路管理等功能,包括報文的拆裝、接收、傳送、檢驗、佇列控制、路徑選擇、報文轉移(從一台電傳機傳到另一台電傳機)、程式變換、程式和設備的動態監測、收集IMP、TIP與線路的狀態信息和網路工作統計數據,傳送到網路控制中心等。TIP除上述控制程式外還有虛擬終端規程,以實現數據重組(如變換代碼和報文格式),使異種機間進行數據交換。ARPA網採用分散式網路作業系統RSEXEC,能自動分配連網的計算機資源。為了保證網路的可靠性,ARPA網採用多重連線方式,至少要有2根相鄰的傳輸線或一台IMP發生故障,才會使一個節點停止工作,IMP套用多處理機模組式結構,並採用24位循環校驗,使傳輸誤差降低到10-12位。為了迅速檢測故障點,建立了網路控制中心(NCC),用來監測傳輸線路或IMP的故障、主機的容量和線路的通信量。各IMP均備有自動裝入設備,在IMP的存儲器發生故障時或要修改程式的情況下使NCC能將一份操作程式自動裝入任一台IMP。ARPA網還在斯坦福研究所設有網路信息中心(NIC),給ARPA網的用戶提供各節點上可利用的硬體和軟體資源的信息。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