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雙語教師能力建設項目

阿克蘇雙語教師能力建設項目

2008年—2009年,我泓德中育教育機構已對雙語教育的前沿新疆阿克蘇地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教師雙語能力建設項目實施。與地區教育學院合作,項目成功建立起了八縣一市的18個教育培訓基地,用以承擔收集網路教育資源,整合提煉本地教學示範經驗,並向每個基地傳輸教育信息和資源,指導質量教育研究,定期向老師提供培訓等作用。並從各基地校選拔50名種子教師進行了兩期專業性培訓。在相關專家培訓指導下,整合編輯了一套當地適用的教師培訓教材,供基地培訓使用。同時,還由一線教師編寫出一本適合學生使用的地方教材。

活動會議活動會議

項目意義

阿克蘇地區有30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5%。整個地區有學校900所,教師一萬多人,其中民族語言任教教師占60%。民族語言教師雙語水平普遍不高,且中國小教師中包班的占絕大部分,嚴重的負荷更使教師們沒有機會出去培訓,使得民族學生不能得到公平的學習知識的機會。我們的活動就是要逐漸改變這種不公平。先從50名種子教師做起,提高他們的雙語教學水平,之後配合基地校活動,專家督導活動,整體提高阿克蘇地區教師教育水平。

項目執行情況

1、與阿克蘇教育部門合作,開發一套可促進轄區內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該模式包括成立18個培訓中心(教師教育基地)共同運作。
2、選拔50名骨幹教師,向他們提供為期兩個月的、由來自高等學府以及北京、新疆具有豐富培訓經驗的教育專家進行的新教學方法強化培訓,成為種子教師,並使他們在接受培訓後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並在教室教育基地的教師輪訓中成為合格的師資力量。
3、各培訓中心負責下載收集網路教育資源並向每個基地傳輸教育信息和資源,指導質量教育研究,定期向老師提供培訓。專家團隊將在阿克蘇地區培訓中心作公開示範課,並為老師們提供指導。
4、專家將開發一套適用於當地的雙語教材以供當地教師培訓使用。
5、項目實施機構將和當地教育部門合作,開發一套可以使老師和學生通過網路分享的信息資源庫。

項目具體成果

1、50名種子教師非常滿意兩期培訓,教師們開闊了視野,雙語水平普遍提高。
2、阿瓦提縣拜什艾日克鎮中學的種子教師在基地學校開展教研活動4次,參加教師62人次
3、阿瓦提縣教研員,參加培訓後組織全縣的教師能力培訓2次,參與教師300人次
4、各基地校種子教師都組織了聽課、評課活動。
5、各基地學校的種子教師,每人都在校內找到三個以上骨幹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還為他們建立完善的種子教師信息表,及培訓手冊。輪訓活動順利開展,確保了將近120位基地學校的教師間接接受了項目的培訓。
6、在項目推動下阿克蘇市教育局教研員組織全市的教學常規檢查,課程課題研究,組織少兒雙語口語大賽,培訓校長、教務主任、骨幹教師3000人次。
7、各縣市種子教師通過校本教材課程的培訓,編輯出一套地區地方教材,還保證促進自主編制縣級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出版。爭取未來一年時間內,全地區八縣一市43萬中小學生都將使用上當地開發的地方教材。

項目心得體會

1、語言不通。此次培訓是提高少數民族教師雙語教學能力,所以選拔的種子教師雙語水平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可在培訓過程中,還是有個別教師聽不懂的情況。我們解決方法有三點:一、要求專家在授課時放慢語速,語句簡單,不要有生僻字,除了播放PPT之外,還要有板書,儘可能讓受訓老師聽懂。二、我們的培訓課程全部以分組形式進行,這樣每個小組中有漢語水平好教師自然而然成為了翻譯,給略差一點的教師講解。三、我們建立了泓德TBCBQQ群,全班50名種子教師,包括專家和項目人員都在裡面,隨時可以進行遠程互動。
2、基地校雙語環境差,種子教師回到基地學校後缺少雙語語言環境,培訓所得到的知識衰減嚴重,除了輪訓、聽課評課等正常的活動之外,還計畫為基地校建立漢語角,讓其他教師普遍提高雙語水平,為種子教師創造語言環境,有利於項目推進。
3、基層領導對項目的理解度不夠,有了地區教育局的重視,各縣市教育局也非常重視項目,但是對項目的理念和目標不夠清楚,基地學校校長也是如此。我們計畫針對各縣市教育局領導和基地校校長進行幾次培訓。
4、種子教師不能將培訓所得和實際工作結合,很多種子教師在基地校活動中,只是單純的模仿我們的培訓,並沒有和學科及實際需要多結合,我們計畫針對這一問題對種子教師進行集中再培訓。未來我們會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基地學校的活動中來,通過專家的集中視導和針對性培訓,使基地學校真正成為教師教育的中心,教研活動中心,教育資源儲備中心,教師雙語能力提高中心。充實能力,擴大影響,讓更多的學校受益。
5、根據民族地區雙語教師的授課特點,研究出一套適用於他們思維模式的授課方法。規範出一套有民族地區特色的教研活動方法,整體提高民族地區雙語教育質量。
6、通過民族文化的研究,利用激勵法,任務法,找到適合民族教師的學習方法,使民族教師的學習不再是被動,而是充滿自主提高的意願。著重研究雙語教師缺少語言環境,漢語水平得不到
提高這一問題,開展研究,建立一套可供多語言學習的鞏固訓練模式。
7、從經濟背景出發,研究民族地區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聯,促進民族地區整體發展。從而讓項目不單只受到教育局重視,要讓其變成整個阿克蘇地區政府的項目。

未來計畫

1、與地區電教站合作開展直播課堂活動
2、計畫項目專家在一年內經常性的對基地校進行集中視導活動
3、為期一個月的第二次種子教師培訓
4、阿克蘇地區教師雙語教材成冊出版
5、出版阿克蘇地區民族語言的校本教材一本
6、信息資源庫整理
7、阿克蘇地區雙語教育培訓的模式總結,推廣
8、項目的第三方評估
9、以此次培訓為背景,研究出一套適用於民族可持續推廣的複合型雙語教師培訓方法,為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議。
10、民族地區的穩定也是國家穩定的基礎,那么民族地區教育文化的研究,是探索一條民族地區穩定發展的路徑。

項目編號

37F29353

項目所屬機構介紹

北京西城區泓德中育社會發展中心,是由北京市西城區社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管的民營非企業單位。主要工作範圍是,以倡導人文關懷、爭取社會公平為目標,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組織發動社會工作者推動社會教育、社區發展。我們以民間機構的視角,關注城市中的弱勢群體,發現現實需求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