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81年,《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前身《地震學刊》創刊。
1982年,該刊為季刊。
2003年,更名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
2009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導內容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主要報導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的各類災害的基礎性學術研究論文和套用性科研成果,內容包括地震與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爆炸與火災、植物災變以及其它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造成危害的各類災害。
主要欄目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主要欄目有地震工程與地震監測、土木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綜合防災減災等。
讀者對象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讀者對象為從事防災治災研究的科學工作者、政府和企事業部門的防災減災專業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
人員編制
據2018年9月《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第三屆編輯委員會編委有66人,顧問9人。
顧問 | 馬宗晉 | 王思敬 | 張培震 | 陳顒 | 林皋 | 周福霖 |
謝禮立 | 謝和平 | 李焯芬(香港) | ||||
編委 | 丁秀麗 | 王玉傑 | 王蘭民 | 王明洋 | 王學濱 | 王海濤 |
牛富俊 | 孔令偉 | 鄧建輝 | 馮志生 | 邢愛國 | 朱大勇 | |
劉軍 | 劉偉慶 | 劉紅桂 | 劉希林 | 劉建坤 | 孫麗 | |
李馳 | 李傑 | 李鋼 | 李惠 | 李大勇 | 李小軍 | |
李山有 | 李正良 | 李英民 | 李國強 | 李曉昭 | 李愛群 | |
李鴻晶 | 楊立中 | 楊偉林 | 吳斌 | 吳志堅 | 吳青柏 | |
吳忠良 | 鄒新軍 | 張長寬 | 張季超 | 張建民 | 陳健 | |
陳從新 | 陳龍珠 | 陳洪凱 | 歐國強 | 金星 | 周雲 | |
周晶 | 周宏偉 | 周國慶 | 鄭江蓉 | 鄭俊傑 | 趙 密 | |
胡少偉 | 施斌 | 洪振舜 | 駱英 | 徐錫偉 | 凌賢長 | |
唐川 | 唐新軍 | 韓強 | 路德春 | 滕軍 | 薄景山 |
學術交流
2015年10月13日,《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在深圳召開了第三屆編委會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優秀論文的獎勵辦法,並就進一步辦好該學報的思路和措施進行了交流。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從2011年開始創立了每兩年一屆的“全國防災減災工程會議”,主要為聚集該領域學術尖端、碰撞學術爭鳴、交流學術科研成果等提供平台。
資源保障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協辦單位有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科院武漢岩土所、廣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重慶大學、中科院寒旱所。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共出版文獻3397篇。
據2018年9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載文量為1170篇。
據2018年9月《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官網顯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已擁有哈佛、牛津、清華、北大、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等2000多家機構用戶。
收錄情況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被俄羅斯《文摘雜誌》、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2014)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9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總被下載443870次、總被引1834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48、(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33。
據2018年9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被引量為10462次,下載量為48120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防災減災工程學報》影響因子為0.5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684名,在環境科學與安全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基礎科學(899種)中排第401名。
榮譽表彰
2007年,《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獲江蘇省地震局科技成果二等獎。
2010年,《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獲中國地震局優秀期刊評比一等獎。
2014年,《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獲江蘇省地震局科技成果一等獎。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圖中左側為該刊標識,以地球儀為形狀,文字為該刊的中文名,英文是該刊的英文名。
辦刊宗旨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辦刊宗旨在於報導中國國內外在地震、地質岩土、颶風、火災和爆炸等災害對工程結構和基礎設施系統的極端作用、損傷和破壞效應以及防災減災工程對策等方面的前沿學術研究論文和套用性科研成果。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主任 | 倪岳偉 |
副主任 | 張輝、金忠平 |
主編 | 歐進萍 |
副主編 | 李建良、劉建達、陳國興、高玉峰、李宏男、趙金城、盛謙、崔傑、許成順、劉漢龍、馬巍、趙霞(專職) |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