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天經濟區

——全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 ——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城鎮化水平有新提高。

關天經濟區

2009年6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陝西省省長袁純清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規劃的有關內容。 關中—天水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包括陝西省西安、銅川、寶雞、鹹陽、渭南、楊凌、商洛(部分區縣)和甘肅省天水所轄行政區域,面積7.98萬平方公里,直接輻射區域包括陝西省陝南的漢中、安康,陝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構築“一核、一軸、三輻射”的空間發展框架體系。“一核”:即西安(鹹陽)大都市,是經濟區的核心,對西部和北方內陸地區具有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一軸”:即寶雞、銅川、渭南、商洛、楊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為節點,依託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發達的城市群和產業集聚帶。“三輻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託向外放射的交通幹線,加強與輻射區域的經濟合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帶動經濟區南北兩翼發展。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鐵路為軸線,向北輻射帶動陝北延安、榆林等地區發展;以福銀高速公路、寶雞至平涼、天水至平涼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銀川鐵路為軸線,向西北輻射帶動隴東平涼、慶陽等地區發展;以滬陝、西康、西漢等高速公路和寶成、西康、寧西鐵路為依託,向南輻射帶動陝南漢中、安康和甘肅隴南等地區發展。

關天經濟區五大優勢

1、設立關中天水經濟區的五大優勢
戰略區位重要。經濟區處於我國內陸中心,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多條鐵路、公路、航線、管線在此交匯,是全國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和西部地區連通東中部地區的重要門戶。
科教實力雄厚。擁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科研院所、100多萬科技人才,2007年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工業基礎良好。擁有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21個、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5個和大學科技園區3個,是國家國防軍工基地、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重要裝備製造業聚集地。
文化積澱深厚。該區域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著名的絲綢之路源頭和羲皇故里,也是13個王朝古都所在地,擁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
城鎮帶初步形成。西安特大城市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區域內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2007年底,經濟區城鎮化率達到43%以上,西隴海沿線城鎮帶已具雛形。
2、設立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四大機遇
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機遇。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經濟區的軟硬環境已經得到極大改善,產業投資的集聚效應逐步凸顯,為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堅定不移地繼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必將為經濟區跨越式發展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機遇。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擴大內需成為保持經濟成長最重要的推動力。經濟區人口密集、市場廣闊、需求旺盛、潛力巨大,有利於吸引海內外投資等各類要素在此集聚和重組。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機遇。東部沿海地區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加快經濟轉型和結構升級的需求極為迫切,產業轉移動力日趨增強。經濟區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要素成本優勢明顯,具備了承接產業轉移的有利條件。
加快構建創新型社會機遇。實施創新型國家戰略,為經濟區加強科技資源整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帶來機遇。經濟區科教、人才資源富集,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重要領域科技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具有成為創新型發展區域的有利條件。
3、關中天水經濟區戰略定位:“一個高地和四個基地”
——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最佳化對外開放格局,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加快產學研一體化,統籌軍民科技互動發展,促進科教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探索新路徑。
——全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以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為重點,打造航空航天、機械製造等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
——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以楊凌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為依託,發展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
——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集聚優勢,建設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歷史文化旅遊品牌,展現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六大目標
——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到2020年,經濟總量占西北地區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翻兩番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創新能力有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科技實力居全國領先地位,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以西安為中心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
——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覆蓋經濟區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建成,水資源最佳化配置和管理水平取得明顯提高。
——城鎮化水平有新提高。實現西(安)鹹(陽)經濟一體化,形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城鎮群集聚發展,城鄉統籌取得突破,城鎮化率達到60%。
——公共服務達到新水平。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森林覆蓋率達到47%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顯著降低,渭河幹流達到Ⅲ類水質,中心城市市區空氣中SO2和NO2含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鎮污水、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

關天經濟區歷史文化

在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下,這一區域內的文化生態具有許多相似性。關中與渭水上游的隴西天水地區山水相依、風俗相近、文化相融,無論在自然還是人文上都非常相似並有著緊密的聯繫,因而同屬一個文化區和經濟區。從行政區劃演變上看,先秦九州劃分中的雍州、秦漢時的秦地、唐代的關隴、宋代的秦鳳路、元明兩代的陝西省,雖然轄區範圍時有變化,但大致不出今天所說關隴的範圍。而古代文獻記載也為關隴作為文化板塊的完整性提供了依據,如漢代方誌《三秦記》以秦漢時期關中山川、都邑、宮室故事為主,內容涉及鹹陽、長安、河西、敦煌、仇池、馮翊(今關中東部渭南地區)等地及其附近山水、關隘、城鎮、名勝、古蹟等,實際已將關中和隴地作為一個完整的文化單元來看待。
在中國歷史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周人發祥於渭水與支流漆水交匯的邰地(今武功、楊陵一帶),後因商人勢力壓迫,遷居豳地(今陝西彬縣、旬邑以及甘肅慶陽南部地區),若干年後又因避戎狄侵擾回遷至岐下周原。周人把農業作為生民之本,以周原為基點沿著渭水不斷向東發展,最終代商而立,開創了輝煌的禮樂文化。從殷周之際開始,在渭水上游的與戎狄雜居的秦人吸收周文化,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在西周末年平王東遷之後逐漸在關中奠定了基業。歷經春秋戰國的分裂,秦始皇統一六國,最終又使關隴地區重新成為中國文化的中心區域。周人創造的禮樂文化與秦人創造的法制文化一道成為中國後世政治文化的基幹,周人崇德尚禮和秦人務實功利也分別成為中國傳統倫理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
秦漢以後,以鹹陽、長安為中心的關隴文化經過了絲綢之路貫通歐亞的的世界性輝煌,隨著中國政治中心的東遷南移,成為北方多民族文化多元交匯融合的重要區域。北朝時期,關隴成為一個政治集團的代稱,為後來隋唐文化的繁榮奠定基礎,李唐王朝興起於渭水上游的隴西,從關隴政治集團中崛起,強盛於渭水中下游的關中,唐代的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會,是當時亞洲文化的中心城市,盛唐氣象與先前的大漢雄風作為中國歷史上盛世文明的代名詞,也是關隴區域文化達到歷史高峰的標誌。
自宋元明清以後,隨著中國政治經濟中心的再次南移,關隴地區逐漸趨於沉寂。由於歷史積澱和地域的特殊性,在北宋時期,關隴地區孕育了儒家學派之一——以張載為代表的關中學派,對後世關隴地區文化教育和學術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關學以崇禮教、重氣節為基本特徵,教化所及,民風淳樸,但在近現代轉型來臨後卻漸漸地暴露出封閉保守的文化性格。如關學中的許多人物都秉性耿直,一旦朝中做官不順,便毅然辭官歸隱鄉間,以興辦鄉村教育、著書立說、興修水利橋樑、教化風俗等為安身立命的方式。俗話說關隴人性格的“生、倔、冷、蹭”,家家門上寫著“耕讀傳家”,一面沉醉於“老婆娃娃熱炕頭”,重土戀家;一面又把供子弟讀書當作謀求出路的主要方式,而這一切與關學精神的遺存不無關係。
歷史上的關隴文化為關天經濟區建設提供了資源優勢,而反過來關天經濟區建設也則會對關隴文化的現代轉型產生推動作用。國務院批准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指出:以關中、天水為中心的關隴地區的發展優勢就是文化積澱深厚,“該區域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著名的絲綢之路源頭和羲皇故里,也是13個王朝古都所在地,擁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所以,國家規劃中對這一地區的戰略定位是:“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集聚優勢,建設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歷史文化旅遊品牌,展現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然而,由於長期的文化積澱作用,悠久燦爛的文化養成關隴人厚重務實的性格,但也同時成為關隴民眾的文化心理包袱,民眾在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上存在著諸如妄自尊大、重土戀家、求穩怕變、重面子輕效能等傳統慣性成為嚴重阻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