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上國小

關上國小,屬於教育機構。學校類型:國小。學校位於重慶市萬州區走馬鎮關上四組。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創辦於1985 校址在重慶市萬州區走馬鎮關上四組 占地30畝,建築面積28000平方米。擁有萬州區一流的現代化教學設施,有裝備精美的多媒體電教室、微機室、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科技活動室、師生閱覽室。學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建立了校園網站,教師辦公室配有聯網計算機。有現代化的體育運動場。有可以同時容納1300學生進餐的食堂。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學班39個,學生2946人。教職工111人,其中教師100人,職員3人,醫生1人,工人7人。教師中有中學高級教師1人,國小高級教師79人,國小一級教師17人(含醫師1人)。教職工中大專以上學歷87人,中共黨員27人,有特級教師1人,省勞動模範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市級優秀教師6人,萬州十佳青年教師2人,區級優秀教師21人。有市級骨幹教師8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18人。

學校榮譽

學校現有市級科研課題4項,區級課題6項,近年來教師在省(市)級以上報刊發表教育教學經驗論文300餘篇,參編專著30餘本,賽課獲全國、省(市)級一、二等獎8人次,獲區級一、二等獎15人次。學生獲各級競賽獎達1000多人次。

1998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學校先後被命名為“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德育示範學校”、“重慶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重慶市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重慶市家長示範學校”、“重慶市衛生健康促進示範學校”、“萬州區安全文明校園”、“萬州區藝術教育先進集體”、“萬州區校風示範學校”、“萬州區教研示範學校”、“萬州區常規管理合格學校”、“萬州區示範學校”、全國“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優秀學校、全國識字教育科學化與國小語文教育新體系課題“漢字標音、及早讀寫”實驗基地。學校少先隊被評為全國新長征突擊隊、兩次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 在重慶的國小中的尖子國小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名列萬州區前茅,先後獲得萬州區“教研示範學校”、萬州區“德育先進單位”、萬州區“文明禮儀示範學校”、萬州區“民主管理先進學校”,萬州區“規範化管理示範學校”。文體活動也屢創佳績,2005年11月在萬州區教委,萬州區體育局組織的“佳得樂杯”田徑比賽中,學校分別取得鄉鎮國小男子組。

學校文化

【辦學理念】 胸懷信仰 挺直脊樑

【辦學目標】 辦有堅定信仰的教育,育有崇高信仰的人才

【辦學思路】 思想引領,目標導向,以人為本,質量強校

【校 訓】敦品勵學,以勤以恆

【校 風】 至真善美,和諧共生

【教 風】 愛生立業,志學立身

【學 風】 善學勤思,謙虛進取

【校 歌】 愛我高小

【校 徽】 解 讀 引子:當你在校園裡的時候,我希望你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真的,善的,美的;當你離開校園後,我相信你做到的,說到的,讓別人感受到的,也都是真的,善的,美的……

辦學理念

培植崇高信仰,挺直生命脊樑 惠特曼說:“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威廉·詹姆斯說:“信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眾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沒有它,便意味著崩潰。”信仰之於個體,便是生命;信仰之於民族,便是魂魄;信仰之於人類,便是存在。崇高而堅定的信仰,可以挺直人類生命的脊樑。 在生命里培植崇高信仰的,關鍵是教育。教育之於生命的信仰,意義重大,責無旁貸。朱自清說:“教育者須對於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對於他的上帝一樣;教育者須有健全的人格,尤須有深廣的愛;教育者須能犧牲自己,任勞任怨。我斥責那班以教育為手段的人!我勸勉那班以教育為功利的人!我願我們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為信仰的人!”教育就須是有信仰的教育;教師就須是有信仰的教師;學生就須是有信仰的少年。有信仰的學校,不會以教育為手段,絕不會以教育為功利。其追求的是至真至善的教育,是樸實進步的教育,是為人的終生幸福奠基的教育,是為國家、民族乃至人類文明的發展服務的教育。有信仰的教師,不會因學校環境偏遠、條件落後、待遇微薄而冷落教育,拋棄教育;不會因人生的起伏得失而冷卻對教育的熱情、熱愛;也不會因為學生的學習差、表現差、家庭差等等“差”而放棄對他們母愛般真切的關愛。有信仰的學生,是有理想、有追求、能奮鬥的學生,是自立、自強、自覺、自律的學生,是尊重人、團結人、寬容人的學生;有信仰的學生,不會因一時的成功而自滿,因一時的失敗而氣餒,不會因生活的挫折磨礪而放棄拼搏,也不會因生活的舒適富足而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有信仰的學生更不會在離開學校之後,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大潮中失去他至真至善至美的性靈、本心。

辦學目標

辦有堅定信仰的教育,育有崇高信仰的人才 有堅定信仰的教育,是時代需要的教育,是社會滿意的教育,是人民喜歡的教育,是生命個體不可或缺的教育。辦教育,就是要辦有堅定信仰的教育,就是辦真的教育,辦不把教育作為功利和手段的教育。有崇高信仰的人才,是時代需要的人才,是社會滿意的人才,是人們喜歡的人才,是生命之花燦爛開放的人才。育人才,就是要育有崇高信仰的人才,就是育永葆真善美之心的人才,就是要讓人的生命有韌度和硬度,讓生命挺直起不屈的脊樑。

辦學思路

思想引領,目標導向,以人為本,質量強校 思想引領:信仰植根于思想,思想影響其作為。但凡有好思想者,能有好作為。對教育而言,不重思想引領而只重知識傳授者,非真教育;對於教師而言,不重思想提升而只重得失之計者,非真教師;對於學生而言,不求思想進步而只學知習能者,非真學子。學校,應該是思想的聖園;師生,均應是思想的追求者、優秀者、富足者。 目標導向:目標如海航之燈塔,沒有目標的學校,勢必停滯徘徊,沒有目標的教師勢必庸碌無為,沒有目標的學生勢必學之不成。學校建設,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無一不需要有清晰而確切的目標作為導向,並在目標的招引下執著前行,風雨兼程。 以人為本:此為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校教育所有目標的實現均需以人的活動為基礎,而學校教育的所有活動又均是為了發展和成就教育的人——教師和學生。以人為本,是學校辦學的精神追求和前進方向。 質量強校:此質量非僅僅指教學成績。其包括教學環境、辦學條件的質量,師生因學校教育發展而生存發展的質量。質量是生命線,是中心是重心,教育必須追求高質量。質量高,則校強。

【校訓】 敦品勵學,以勤以恆 敦品勵學:“敦”本為厚重意,引申為奮勉、敦促、勉力的意思。“敦品”就是砥礪品德、提升涵養,要求教師和學生重視並施行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靈的淨化。“勵”也有奮勉、致力的意思。“勵學”即發奮學習,勤奮求學,要求教師和學生勤於自勉,刻苦磨礪,注重知識的學習,素質的提升,思維的創新。以勤以恆:以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敦品勵學,皆須勤勉。我們相信,勤於修身,則德行定高遠;勤於求學,則學識能有成。以恆,即執著,持之以恆。繩鋸木斷,滴水石穿,無論多微弱的力量,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就能恆有所成。恆,亦體現有堅定信仰之意。

【校風】 至真善美,和諧共生 至真善美:理想的學校,應處處洋溢著至真至善至美的氣息。學校里的每一人都是真誠善良和美好的,同時每個人也堅守對真對善對美的信仰之心,並孜孜以求之。至真善美也指校園的環境應該是真的善的美的,這樣的環境,讓人舒心,給人美的享受。 和諧共生:和諧指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關係融洽,也指人與環境和諧相處。共生,其一是指人與環境共生共存,互相依存,學校的每一個人都要愛護環境,美化環境,保護環境;其二是指學校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乾群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需要團結合作,需要包容尊重,需要理解接納。一所好的學校,人與人,人與環境一定是和諧相處,共存共生,共同發展的學校。

【教風】 愛生立業,志學立身 愛生是教師立業之本。教育的本質就是愛的事業,教師對學生有真愛,就有了責任,有了關心,有了耐心,有了為每一名學生而蠟炬成灰終不悔的原動力。 志學是教師立身之本。教育是發展、進步的事業,教師需要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熱愛閱讀和思考才能不斷獲取新知,擁有教育教學的源頭活水,才能在教育的發展競爭中立住身形,不老化、不落後、不失敗。

【學風】 樂學好問,善思篤行 樂學: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在愉快中學習,以學為樂,寓樂於學,樂學統一,相得益彰,把求知當作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充滿興趣,才會有學好的基礎。 好問:切問求真。學習當中不懂的知識,如果不問,則會成為阻礙學習進步的攔路虎。既勤于思考又善於提問,才能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成。 善思: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學習中只強調思考已經不夠,還要善於思考。“善”就是要掌握學習方法,靈活運用,圍繞學習中的知識多想多思,巧想妙思,學會挖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實踐自己所學,使所學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意志堅定,胸懷崇高信仰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校 徽】 以“G”為要,以“紅日”為本,象徵著高梁國小培育有信仰、充滿朝氣的學生。三條白色跑道鑲嵌與環行的綠蔭之中,點名了國小的位置“梁”,體現了高梁國小體育教育特色,蘊涵了“胸懷信仰,挺直脊樑”的學校核心理念文化。 校徽色彩簡約:綠色是位於光譜中間的平衡色,象徵和諧、友善、希望和生機。白色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顏色,象徵純潔、神聖、脫俗;兩種顏色組合的視覺效果明亮、清新,給人一種愉悅感。

重慶市萬州區關上國小 是廣大 學生理想就讀的學校 是中國發展的希望 是學生理想的選擇 歡迎廣大學子就讀 本人也是從這所學校出來的 發表這篇 以表感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