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觀點
對於閱讀困難症有一種比較正面的觀點,那就是把閱讀困難症患者描繪成具有多維度思考能力的人群,他們有更好的直覺,更加富有創造性,在動手操作方面能力過人。他們當中包括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愛因斯坦。
閱讀困難的治療
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兒童期是閱讀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期閱讀教育是學前期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兒童的閱讀能力、閱讀量與世界已開發國家兒童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西兒童閱讀教育交流與研討會上一些專家指出,中國兒童8歲才開始進入自主大量閱讀階段(而西方為4歲),即使在北京,兒童閱讀困難發生率也高達6%至8%。所以應該及早對閱讀困難進行治療。
對於較嚴重的閱讀困難,比如兒童神經生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需要由專門的教師和心理醫生採用特殊的方法進行矯治,如多感覺通道法,強調運用學生的多種感覺通道,諸如視、聽、動、觸等;神經組織矯正法,對閱讀障礙的兒童通常採用視覺描繪練習和眼手協調練習,以促進大腦半球優勢能力的發展;對於有情緒障礙的兒童,則需先經心理諮詢人員矯治其心理問題。
下面著重談一下與智力因素和教育有關的閱讀困難的矯正問題。教師可通過有針對性的擴展辭彙訓練、閱讀技巧訓練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對兒童的閱讀困難加以矯正。
辭彙貧乏的矯正
首先選用難易程度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應重視要求理解文章大意的練習。為了鼓勵兒童快速閱讀,應採用基礎讀物來擴展兒童的辭彙,而且在這一治療過程中,所運用的材料都必須使兒童感到容易。還可以在沒有意義背景條件下進行快速認字訓練,如速示法。
閱讀習慣的矯正
每個人的閱讀習慣都會有所差異。有的人閱讀時一字一字從頭到尾的讀,讀完之後不知所云;有的人則能迅速略讀,並很快抓住主題;而有的人邊讀邊寫筆記。閱讀習慣的不同往往導致閱讀效率的差異。對此的矯正可以從兩方面進行。
第一,教師應培養學生在閱讀時動手做標記或批註的習慣,如在重要的詞語下劃橫線;不懂的地方做批註。這樣,就能幫助學生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促進邊讀邊思考。
第二,教師應培養學生迅速略讀的習慣。人們在閱讀時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以同一種方法去閱讀不同的資料。
傳統的“咬文嚼字”的方法已經不適應資訊時代的要求,要通過訓練,發展兒童閱讀速度的自我調節能力,使之能夠根據材料的類型、閱讀的目的選擇閱讀速度,既能精讀又能略讀。在我國,對閱讀困難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為了更有效地幫助有閱讀障礙的兒童早日學會閱讀,還需要更加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閱讀是一個需要多種認知過程(如知覺、記憶理解、概括、比較、推理等)參與的學習活動,只要兒童在這些認知能力的任意一種上存在的問題,都會影響閱讀能力。因而閱讀困難在學習困難兒童中普遍存在。
1.閱讀習慣方面
閱讀時動作緊張,皺眉、咬唇、側頭閱讀或頭部抽搐;迷失位置,找不到是從哪裡開始閱讀的;閱讀時和所讀書本距離過近;以哭泣或其他問題行為來拒絕閱讀。
常常省略句子中的某一個字或某幾個字;任意在句中加字插字;任意將句中的字以其他字替換;將詞組的前後字任意顛倒;閱讀不流暢,在不適當的地方停頓;聲音尖銳,喘氣聲很大等等。
首先回憶基本事實困難,無法回答文章中有關時間、地點等基本事實的問題;而且序列回憶困難,無法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來複述故事;同時還有主題回憶困難,無法說出所閱讀內容的主題。
逐字理解有困難,無法正確說出閱讀內容中的有些細節和一些特定信息;理解性理解技能不足,不能從閱讀材料中得出結論,無法比較觀點之間的差異、無法把新的觀點與學習過的觀點綜合起來;評論性理解技能不足,無法將閱讀材料與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無法分析作者的意向和信念、無法將閱讀材料互相比較。
難以劃出重點、無法認識閱讀材料的性質、無法劃分段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