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閩台關係文化叢書》是一部工程浩大的叢書,是由福建人文科學界專家學者撰寫,由台灣文化研究專家、福建社科院博士生導師劉登翰研究員、福建師大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林國平教授主編,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全套叢書共有十一本,包括《中華文化與閩台社會》、《閩台先民文化探源》、《閩台客家社會與文化》、《閩台方言的源流與嬗變》、《閩台教育的交融與發展》、《閩台民間民俗》、《閩台民間信仰源流》、《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閩台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閩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閩台閩南語民歌研究》等十一本,共長達三百多萬字。
該叢書立足閩台文化,放眼兩岸關係和中華文化,是以閩台為中心,以文化為重點,來論析兩岸關係的一套系列著作。唐樹備指出,由於台灣與祖國大陸隔絕了半個世紀之久,儘管台灣文化由於歷史原因受歐美等西方文化影響,但根是中華文化,也是福建傳過去的文化。他說,這套系統研究閩台文化的叢書,突出了閩台文化關係中的“源”和“緣”,通過揭示“閩台文化”與中華文化“同根共源”的密切親緣關係,以更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的團結,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
《閩台文化關係研究叢書》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分別從先民文化、客家文化、方言、教育、民俗、民間信仰、文學、戲曲、音樂和建築等不同側面論析了閩台文化之間的傳承關係,是目前閩台文化關係研究中較系統、較全面的專著之一。
作者簡介
謝重光,福建武平人。1970年畢業於福建第二師範學院中文系,1982年廈門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1987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同年到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論著有《關於唐後期五代間沙州寺院經濟的幾個問題》、《敦煌學和經濟史研究的新收穫--讀〈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及《漢唐佛教社會史論》、《中國僧官制度史》(與白文合著)等。
目錄
緒論
一 民族·種族·民系
二 3世紀起漢族南進與漢族南方民系的形成
三 研究閩台客家的特殊意義
第一章客家民系的醞釀
第一節 贛閩粵結合部的特殊環境
第二節 唐以前贛閩粵邊區的原住民及其文化
第三節 中原與江淮漢人的南遷
第四節 盤磚蠻的南遷
第五節 移民與土著的鬥爭和融合
第二章 閩西在客家民系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節 宋代汀州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二節 定光佛信仰的形成與傳播
第三節 風聲氣習,另是一方
第四節 寧化石壁——客家族群自我認同的符號
第三章 元明清閩西客家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 宋末元初福建人民的抗元鬥爭
第二節 族群互動中客家民系的發展
第三節 客家人對閩西、閩西南邊緣地區的開發
第四節 宋元明清閩西客家人的文化成就
第四章 祖國大陸客家人移民台灣
第一節 客家基本住地向粵東的擴展
第二節 客家人遷台過程
第三節 客家人渡台的方式和路線
第四節 台灣客家人的分布狀況
第五節 汀州客、漳州客與福佬客問題
第五章 台灣客家人的艱苦創業歷程
第一節 台灣客家人的墾荒事業
第二節 閩客械鬥與義民問題
第三節 與土著民的鬥爭和融合:“平浦客”和“客平埔”問題
第四節 台灣客家人的抗日鬥爭
第五節 當代台灣客家人的抗爭
第六章 福建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徵
……
第七章 客家文化在台灣的傳承與變遷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