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創作背景
《台海歷史文化研究叢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福建、台灣海峽兩岸以及相鄰東南沿海地區人文歷史的叢書。我們之所以要組織編寫這樣的一套叢書,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東南沿海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最活躍進行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區域。這種區域特徵,一方面孕育了其內部富有海洋文化氣息的社會經濟人文景觀,另一方面也為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增添了更加絢麗的色彩。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們的世界將日益呈現文化多元化的趨向。然而祖先的傳統是值得驕傲和自信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學術探尋,為我們的家園尋求更多的文化認同感。二是廈門大學有著一批學養優秀、敬業勤奮的人文學者,值得我欽佩。他們來自哲學、文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藝術學、新聞學等不同的學科,卻有著共同的摯愛,這就是企盼海峽兩岸的文化傳統,得到美好地繼承乃至發揚光大。為此,大家付出了默默而真誠的努力;並且,與對岸寶島的許多學者建立了志同道合的聯繫。學者們的學術追求和文化志趣可以各有不同,但是大家所探索的目標總是一致的:在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上,我們的人文之源及其文化表征究竟是什麼?正是這兩個原因,成就了我們這套叢書。我祈望所有的人能夠給這套叢書予良好的祝願!節選
三、南方漢族各民系的一本同源南移史“客家遲來”說,或者是其他民系先來說,雖然承認這些相鄰的對立民係為同一民族,卻忽略了他們不僅同源,而且還有著一部共同的由北往南移民史,而不是不同時不同路的,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與《客家源流考》中關於中原漢族從東晉開始向南方移民幾次高潮的論述,大體上適合於現在南方漢族各民系。應當指出的是,幾次移民高潮,當它在具體的姓氏家族南遷上得到實際反映時,這高潮一是更多地表現為促使人口南遷的動因暴發,而非帶有文學情緒的“萬民流道”之實況,更非高潮暴發之後就靜止了。中華民族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的遷播史中的最大主流就是南遷史,其整個過程是持續性的;二是遷移的地域空間距離。從普遍情況而言,是依地緣漸次性推移的,是漫長時空中由北往南經過許多地域站點的。其遷移形式也多是自流自發的,而非政府組織進行的。遷移人群則以家族血緣群體為單位者多。
從大體上說,地區開發史,是與相應地域的姓氏家族聚落形成相同期的。上一站地向下一站地遷移人口的社會經濟政治動因,下一站也即移民受人地的實際社會經濟政治、自然地理交通狀況,是古代移民流向和新開發地域移民社會文化研究必須充分注意的問題。中國古代移民史的總動向是:由已開發地區向開發中的地區和未開發的地區漸次推進。
按照正史和姓氏譜牒記載的古代漢族南移情形,唐末藩鎮割據時,黃巢起義曾涉南方之十一省,引起漢族向南大遷徙,其遷移線路大致為:岷江一漢江一汝水一穎水一淮水上游。
目錄總序
導言論人類學在客家學研究的套用
對“客家遲來”說的再研究
一、引言
二、有關著述中的“客家遲來”說
三、南方漢族各民系的同源南移史
四、譜載閩系姓氏家族分播與傳承關係
五、客家區域的歷史性自然地理優勢及其農業稻作文化
小結
從文化角度談談客家方言研究
一、客家文言的中華大文化背景與根基
(一)客家方言的中華大文化背景
(二)客家方言與客家人的漢民族民系傳統心理意識
二、客家方言與客家移民社會的關係
(一)移民的動因時空與客家方言的形成
三、客家方言與定居地之自然地理經濟關係
(一)自然地理與客家方言
(二)低層次平面墾殖農業文明與客家方言
孫中山家世淵源之研究
一、否定孫中山是客家人的說法及其論據分析
(一)翠亨孫氏關於祖籍之口碑傳說
(二)孫中山及其親屬是否承認祖籍在今東莞縣
(三)孫中山及其親屬關於祖籍紫金之口碑
二、有關東莞縣一名之考釋
三、翠亨孫氏淵源及其文化風俗
(一)翠亨孫氏一族的居處問題
(二)翠亨孫氏的語言與其民系關係
(三)翠亨孫氏婦女纏足及其安人稱謂
四、所謂翠亨《孫氏家譜》及賣田契和租山開荒契之真偽
(一)翠亨《孫氏家譜》
(二)賣田契與租山契
五、孫中山家世淵源的直接證據。
結論
三個白葉,兩派陳氏,系客家——陳水扁的漳州祖籍
中國南靖土樓文化遺產概要
時地空間因素玌文化的變異——以同源異流的客閩
三個林氏家族為例
唐山淵源——台灣居民的大陸祖籍與姓氏構成研究
南靖縣向台灣移民的譜牒文獻調查研究
從漳州向台灣移民
漳州民間譜牒與民系來源調查
漳汀舊譜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