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間接實行犯研究》依據行為理論,解析了間接實行犯的行為構造,為間接實行犯的存在和實行行為奠定了基礎;對間接實行犯和親手犯的理論提供了明確的區分理論。根據行為概念,行為人基於自己的意思產生間接行為亦是可能,因而直接的身體動作及間接的身體動作皆可能成為行為。作者介紹
趙香如,湖南邵東人,1999年考入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攻讀刑法學專業;2002年,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武漢大學法學院,師從中國刑法學泰斗馬克昌教授;200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南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教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湖南省檢察理論研究基地辦公室主任,開福區人民檢察院人民監督員。發表論文50餘篇,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餘項。作品目錄
目錄導論001
第一章 間接實行犯的概念001
第一節 間接實行犯概念的存在001
一、學說簡介002
二、學說簡評及結論004
第二節 間接實行犯概念的界定006
一、理論概要及簡評006
二、間接實行犯的概念008
第三節 間接實行犯的研究意義009
一、理論意義009
二、實踐意義011
第四節 間接實行犯的研究思路011
一、“替補”理論解析012
二、“替補”理論質疑013
三、間接正犯的研究起點015
第二章 間接實行犯的性質018
第一節 正犯理論018
一、概述018
二、不區分正犯與共犯018
三、正犯與共犯的區分問題021
第二節 間接實行犯正犯性的理論028
一、工具說028
二、國民道德觀念說030
三、因果關係理論031
四、實行行為性說032
五、規範的障礙說032
六、意思支配說033
七、結論034
第三節 間接實行犯的實行行為性034
一、行為理論下的間接行為034
二、間接行為存在的條件037
三、間接實行犯的實行行為039
第四節 間接實行犯的實行形態043
一、不作為與間接實行犯043
二、過失、間接故意與間接實行行為047
00?間接實行犯研究目錄?00第三章 間接實行犯的著手、終了及未遂050
第一節 間接實行犯著手的理論050
一、概述050
二、學說簡介050
三、學說簡評054
第二節 間接實行犯著手的認定056
一、被利用者的行為的性質056
二、構成要件行為與實行行為057
三、預備犯的問題059
第三節 間接實行犯的未遂060
一、間接實行犯行為的終了060
二、間接實行犯的未遂061
第四章 間接實行犯的存在範圍064
第一節 間接實行犯存在範圍上的分類064
一、概述064
二、列舉法065
三、體系分類法065
四、結論066
第二節 利用不具有意志支配可能性的行為066
一、利用反射動作066
二、利用強制動作067
三、利用他人的自殺行為070
第三節 利用不具有犯罪意思的行為071
一、利用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者的行為071
二、利用適法行為074
第四節 利用過失行為075
第五節 利用故意行為077
一、利用不同的故意的行為077
二、利用有故意無目的的行為079
三、利用有故意無身份的行為080
四、利用有幫助故意的行為081
五、被利用者中途知情的情形082
第五章 間接實行犯的認定084
第一節 間接實行犯與親手犯084
一、概述084
二、親手犯的理論基礎085
三、親手犯的存在範圍087
四、親手犯的類型095
第二節 間接實行犯與教唆犯095
一、概述095
二、教唆犯的性質與間接實行犯的存在096
三、間接實行犯與教唆犯的界限099
四、間接實行犯與教唆犯之間的錯誤101
五、我國刑法第29條的規定與間接實行犯的立法104
第三節 間接實行犯與片面幫助犯111
一、間接實行犯與片面幫助犯的界限111
二、片面共犯的融解問題112
第六章 美國刑法中“被利用的實行犯”113
第一節 被利用的實行犯產生的理論基礎及性質115
一、從犯概念之存在及主犯與從犯區分之必要115
二、從犯責任原則之功能116
三、被利用的實行犯之產生及意義118
四、被利用的實行犯之性質118
第二節 “被利用的實行犯”之基本特徵119
一、客觀特徵119
二、主觀特徵122
第三節 身份與“被利用的實行犯”123
一、司法實踐的處理124
二、立法態度125
三、學界觀點125
第四節 結論126
參考文獻128